为了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从上学期开始尝试带孩子们借助思维导图来预习课文,到了这学期,感觉孩子们的绘图能力提高了不少,孩子们反馈说预习是一项最为耗时的一项作业,我不知道是否可以理解为孩子们在预习过程中,更用心,更细致,因此才更费时了呢?
有了比较充分的课前预习之后,可以为课堂教学节省不少时间,还可以给孩子们更多交流展示的机会。
首先检查生字的预习情况,主要通过听写的方式来考查,抽两名学生上台写,其余孩子在练习本上写。比如《有趣的生命时钟》一课的生字,有几个孩子预习时没有记清“螯,碌,茉”这三个字,“螯”的虫字旁没记住,“碌”的中间一横右边没写出头,“茉”的下半部写成“未”等等,可以看出他们在预习的时候还不够用心。对于写错字的孩子除了要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还要在抄写生字的时候,把写错过的生字多写三次。
其次针对孩子们绘制的思维导图,先在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轮流讲解自己绘制思维导图的内容和思路,小组成员说完后还要评出组内最优秀的思维导图。再分别抽三个小组中被评出的优秀导图,拿到台上去分享给全班的孩子们听,这样可以为小组获取加分机会。
孩子们对这样的分享交流表示很感兴趣,然后再结合孩子们绘制的思维导图,走进课文,读一读,想一想,再说一说,看看还有哪些方面是值得提醒和分享的,又有哪些内容是值得添加到思维导图里面去的?比如《有趣的时钟》一文,因为是说明文单元,所以说明方法及作用可以作为比较重要的一个点放到导图当中。
浏览孩子们绘制的思维导图,发现不少作品中都有“我的感悟”,可以看出孩子们在真的用心做预习这件事情,甚感欣慰!




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