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建立知识模型,提高学习效率?

如何建立知识模型,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 北斗书院 | 来源:发表于2020-07-10 17:39 被阅读0次

     

    人生最悲惨的事情莫过于学了比别人多的知识,到头来却发现完全都用不上。

    知识不是知道了越多越好,而是知道有用的才好。

    一、知识真能够改变命运吗?

    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一样总是天真的,认为知识能够改变命运,为此开始疯狂是学习。看了成长类,商业类,技能提升及创业类的书籍,听了上百个网上付费课程,也刷了上千篇专家们所写的文章。一句话概括就是别人在休息的时候,我在依然学习,别人在玩耍的时候,我也在学习。

    从大学时期到出了社会工作都是这样,笔记本也已经写满了好几本,感觉很上进,对吧?

    我以前也是那么认为,因为在获取新知识的那一瞬间所带来的错觉,往往都会让我们觉得当下的自己是那么的无所不能。比如学了讲实体店营销老师的课,走在街上感觉整个街都是我的,学了一些营销老师的课感觉整个互网络都是我的,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呢?

    但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我试着问了自己一个问题,那就是这几年学了那么多的东西。我到底是学了些什么呢?能不能稍微的讲出来,但就这样的一个简单的问题,彻底的把我给问蒙了,因为我能会想起的也只有前几个礼拜前刚学的新知识,或者再往前一点的我几乎都已经忘了一干二净了。

    我的天呐,我这几年那么没日没夜的学习,牺牲了那么多的个人时间,难道全都白费了吗?那一瞬间,我的心态是彻底的疯了,过得比别人还辛苦,但得到的却是这些勤奋。

    有时候真的想要吐槽一句,知识真的能够改变命运吗?现实生活也已经帮我们验证的答案知识真的能够改变命运,但它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必须知道该怎么样的使用它。

    这就跟我们的手机下载App软件是一样的。我们必须记得下载过这个软件,这样在有需要的时候才能有一次去点击它发挥出一个App软件本该有的功能,说了这么多重点就是该怎么样才能解决这种学完就忘记的尴尬局面?

    但在这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答案其实很简单,这一切的背后其实都是错误的知识储存方式所导致的。

    二、知识的储存方式如何选择?

    如果将家居收纳和学习方式这两件事做一个链接,你就要瞬间明白了,想象一下你刚买了一间三百米的大房子,里面大概可以收了五千件以上的家具物品。这个时候我们开始每天的购物买进了一堆衣服,书籍,牙膏,牙刷,电视,沙发等等之类的。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时候的你该怎么样的把这些家具物品放进去呢?

    你会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按照功能区来放置。比方说书架上放书,洗漱台上放牙膏,牙刷,衣服放进衣橱里,这样的话,就算你家的物品有五千件以上,都能够准确的把他找出来。

    第二种,按照购买时间来放置,比如你今天买了衣服,就从里面的房间开始堆。明天买了书本,后天买了牙膏,牙刷后就紧挨着衣服放这样子到房间全部堆满分,显然的没有人会用第二种方式来收纳自己的物品。

    因为即使规规整整的把所有物品放好,但东西越多你就什么也找不到。但奇怪的是,大多数人的学习方式采用的都是第二种的方式。

    而这个时候有没有发现我们其实都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为什么如果我们采用第一种方式的话,就算家具物品的五千件以上都可以轻松记得。比方说想要找一本五年前买的书,都可以轻易的在书架上找到。

    三、为什么采用第二种方式的话却不行呢?

    这个现象的背后的原因其实是在于认知结构上的不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够轻松地记得家里五千件以上的家具物品,但却记不住那些刚学习的新知识。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对那一些家具物品的认知是有结构的,如果你把信息编码并进行储存的话,那么当你去大脑提取的时候就只能是一片空白。因为你需要把所有的信息都进行一一排出,由于信息量过大,所以就当场就会死机。

    举一个例子,如果你是一名某个国家的间谍,被派去监视某某对象,但上头给你的资料却只有监视对象的名字和照片。你完全都不知道它属于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县,这个时候你的情况会是这样的。

    对全国几千人口进行一一比对,然后因为信息量太大而当场死机。但如果一开始的时候上头给你的资料,就已经包含了监视对象的所有资料,包括地址,家庭背景等等之类的。那么估计你在短时间内就能找到你的监视对象了。这跟刚刚居家整理的例子是一样的。

    我们知道了背后的原因,之后找出解决办法其实并不难了。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能像居家整理的例子一样,对自己的知识了如指掌,需要用到什么知识便能快速的调用,那会是一个怎么样的景象呢?我们想要实现这个目标解决方案就是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系统,或者我更习惯称它为知识模型。

    四、什么是知识模型

    我们的学习过程其实就跟搭建一个乐高模型是一样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想象一下我们是如何的搭建出一个完整的乐高模型,一共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从不同的地方收集零零散散的乐高模块,而这些乐高模块其实也代表着我们从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渠道所获得的碎片化知识。

    第二步,把这些零散的乐高模块进行一系列的分类和归纳。比方说把蓝色的乐高放在一个瓶子里,红色的乐高放在另外一个瓶子里。这个过程叫做知识系统化。

    比方说把所有与心理学相关的知识都储存在一个地方,与情商类相关的知识则储存在另外一个地方。当然,如果可以再往下细分的话会更好。比方说情商类的知识可以再细分,为情绪表达,自我和解,负面情绪等等之类的

    第三步,则是把这一些分类后的知识逐渐成一个完整的乐高模型。换句话说,也就是快速的调用和运用这些学习过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这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我把它叫做创建模型,也就是以不同的模型去解决不同的问题

    以上的这三个步骤就是初步建立一个知识模型的过程,而它大致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宏观部分和微观部分。

    1、宏观的部分

    知识模型的第一步就是要处理那些杂乱的知识碎片,我要如何才能准确和快速的把这一些知识碎片进行分类呢?

    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站在宏观的角度,先对这些知识碎片进行一个全局性的观察和了解,然后才能制定分类维度。比方说,站在宏观的角度,先计算出这里有多少种颜色的乐高模块,然后才可以准备好相对应的瓶子。而这时候思维导图这是一个不可少的工具,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把这一些知识碎片之间的关系给彻底理清这个过程。

    但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在一个系统化的过程会一直不断的重复。因为每当我们有新的知识储存进来的时候,我们便会发现里面其实有很多的分类都会变得不太准确。这个时候我们又得重新的思考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进了思考整个知识框架是否有问题不断的迭代自己的知识系统。

    打个比方,就像我们收集越来越多的新的乐高模块,我们会发现现有的瓶子或许已经不适用了,因为可能会出现多了一些颜色的模块的情况,又或者会出现需要对一些同颜色但不同形状的模块进行再次分类的情况等等之类的。

    2、微观的部分

    其实指的就是知识内容,也就是如何的去储存了一些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内容,可以这么理解。从宏观的角度,我们了解到了该对这事进行什么样的分类,但在微观的角度,就是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储存了一些被分类后的知识,用回刚刚的例子,站在宏观的角度,让我们知道该准备多少个瓶子,但在微观的角度,我们就必须真正的去准备那一些用来装乐高模块的瓶子。

    这个时候就是使用笔记本的时间了,但这个笔记本需要具备一些功能。如果看过的每本书,每一条知识写的每一篇笔记都能分门别类的永久储存。而且等需要用的时候还能有一个图书管理员帮忙迅速的找到资料,那该多好啊。

    所以笔记本不应该只是一个极度的工具,它也应该具备着让我们随时随地调用相关知识功能,而这个功能就是在一般的电子笔记本上都具备。

    最后来个总结,只要构建一个知识模型,首先就得从宏观的角度开始分析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并且建立一个专门的知识处理器。我们每天有很多事被吸收进大脑了,之后都能自动的进行分类和储存,需要时也能快速的调用。

    最后的最后想说说自己的一些感悟,很多人宁愿花上百倍的时间去重复的知识碎片输入,也不愿意花上相对而言少一点的时间去做知识的归纳和整理。尽管两者之间的性价比是上百倍,这或许是人类思维上的惰性,想要得到一些东西,但却始终不去行动,最终也只能把自己的梦想变成了幻想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建立知识模型,提高学习效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hjm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