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中,“伪市值管理”现象虽然在近些年一直层出不穷,部分公司市值上涨也一度惊人,但在基本面不达标和投资人的不认可下,最终还是落个一地鸡毛。
自2016年被定义为A股市场的价值投资元年以来,
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市值情况已经发生结构性裂变,大资金不断向少数头部优质公司集中,而缺乏成长性的中小市值公司越来越难吸引到机构资金的关注,上市公司市值两极分化的剪刀差持续扩大。
统计数据分析,近几年以来,绩优蓝筹或核心资产已经成为市场投资的主流,市场资金已从炒题材概念逐步投入到价值投资怀抱,
多项数据均证明投资围绕核心资产展开远比投机更为安全,大量资金涌入到市场20%公司之中,特别是头部的200位具有持续成长性公司中,约有80%的公司正被市场逐步边缘化
机构调研数据也显示出这种倾向,300亿以下市值的公司基本不受关注,股票池也很少配置。
为什么A股核心资产市值会不断上涨?
因为,近年来,国内机构投资者发展迅猛,而因国内经济复苏明显更佳叠加继续推进开放市场,吸引了海外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
成熟的机构资金,尤其是外资对优质公司、价值投资理念的认可,使核心资产在他们的助力下,市值规模近年来不断上行。
“妖股”年年有,但“昙花一现”的却很多,能够长期获得资金关注并持续跑赢市场穿越牛熊的优质公司并不多。
A股市场的总市值发生了哪些变化?
统计数据显示,在剔除银行和“两桶油”后,A股市场总市值已从2016年初的44.93万亿元提升到如今的79.09万亿元。
在5年多时间内,市场总市值规模几近翻倍,尤其是2020年以来,A股总市值扩张速度明显加速,最新市值规模较2020年初时已经增加了26.37万亿元。
在这个过程当中会受到新股不断上市的影响,但从平均总市值变化来看,整体上还是呈现出先抑后扬的趋势:2016年初,全部A股的平均市值为171.07亿元,其后3年数值持续萎缩;
至2020年后重新步入上扬通道,以目前最新的数据统计,A股平均市值重心已升至185.22亿元。
若进一步考虑到上市新股通常年内市值相对偏小原因,则市场平均市值重心提升幅度很可能会高于表面数据。
在市值均值整体呈现先抑后扬的趋势下,发现个股市值在平均值之上的公司比重在近5年中是逐年缩小的。
数据显示,2016年初时,市场中剔除银行、“两桶油”后的公司家数为2743家,当时市值超过171.07亿元平均值的公司家数为668家,占比24.35%,而到了2021年初时,同样在剔除银行、“两桶油”后的公司家数已达到4080家,
而市值在184.43亿元平均值之上的公司则有747家,占比縮减到18.31%,说明市场资金正向家数越来越少的均值之上公司集中。
注意,尽管市值在均值之上的公司数量占比逐年降低,但他们的整体市值占全市场总市值的比重却是在不断提升中。以每年年初总市值排名前200位的公司为统计标的,可发现在2016年初时,前200家大市值公司的总市值为18.24万亿元,占市场整体总市值38.87%;
到了市场大跌的2018年,这一比重反而进一步提升到40%,今年年初,这一占比更是达到了51.3%,合计市值高达38.6万亿元。
其实,我们从尾部公司整体市值占全市场总市值的比重变化来看,也能反映资金态度的变化。统计历年年初市值尾部的1000家公司,
可以看到,在2016年初时,后1000家公司的总市值还能有5.36万亿元,占全市场市值比重的11.42%,而截至到今年,排在市值尾部的后1000家公司总市值已下降到2.73万亿元了,占全市场总市值的比重的2.73%。
如何看待市值管理呢?
自2016年开始,机构关注焦点已经向大市值公司偏移。在机构调研后,资金大都会蜂拥而入,推高相关公司市值规模。
除了国内机构,从外资持仓来看,其重仓配置的品种也多是基本面相对更为优质的大市值蓝筹。统计外资当前仓位最重的前30家公司,除了广联达的市值不足千亿元,达907.59亿元外,其余公司均来自于A股市场千亿甚至万亿市值“俱乐部”。
什么是总市值?即一样东西的胖与瘦,也就是所谓的大小。总市值=股份*总股本=净利润*市盈率。市盈率在之前的文章有提及,不记得的朋友可以翻阅下。
2019年上证指数围绕3000点反复争夺,而10年前的2009年上证指数也在3000点附近,仅从指数角度看,似乎A股十年没涨,反观美国标普500十年来从666点上涨到3000点以上,与美股相比,中国A股完败。
A股市场仅从点位来看是明显失真的。
为什么会失真?
主要和过去的十年A股大护容有关。如果从总市值角度看,不仅目前A股市值远高于10年前,甚至也高于2007年6124点时的总市值。
以沪深交易所公布的数据来看,2007年A股总市值最高是32.7万亿元,2015年A股总市值最高是62.7万亿元,目前A股总市值大约56万亿元。
10年A股市场的大扩容是怎样的?
从深交所公布的历史数据看,2009年12月31日,深交所共有上市公司830家,总市值5.9万亿元,其中深市主板有467家上市公司,中小板有327家上市公司,
刚开板的创业板有36家上市公司,而截至2019年11月7日,深交所共有2189家上市公司,总市值22.5万亿元,上市公司数量增长163.7%,上市公司总市值增长281%。
从上交所公布数据来看,2009年底A股挂牌公司860家,总市值18.4万亿元,而10年后的2019年11月7日,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1488家,总市值33.2万亿元,科创板从无到50家挂牌,总市值0.66万亿元。
两市合并来看,上市公司家数从2009年底的1690家,到现在的超过3700家,上市公司家数翻倍,总市值则翻倍不止。A股市场过去的十年是大扩容的十年。
Wind统计显示,2000年末A股市场共有上市公司985家(不含其后退市的上市公司)。总市值为46808亿元,至2013年增至80067亿元,增长了71.1%。这是否意味着投资者在这13年间实际投资回报率远高于指数的变化呢?
注意,总市值增加不代表投资者盈利增加。因为,总市值的增长并不都表现为投资者的盈利,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或吸收合并都会导致其总市值的增长,但原投资者持股的市值并不一定会因此增加。
比如:同方股份2000年末总市值169.7亿元,2013年末总市值223.52亿元。在此期间,同方股份先后4次增发、一次配股,募集资金49.48亿元,其市值的增加主要是由于股权融资所带来的。
由于股权融资对原投资者持股的摊薄效应,总市值的变化并不能反映投资者的盈亏状况,只有复权后的每股价格才能真实反映投资者盈亏。
2000年末,同方股份收盘价44.3元,2013年末收盘价10.17元,不考虑现金分红,其2013年末的复权价格为39.66元,较2000年末的股价下跌了10.47%。
投资实践中最为困惑的是去哪里能寻找到优质的公司股票。可以考虑使用最大市值策略,即从每个行业中最大或最高市值的几家公司里找。
最大市值策略利用了市场的有效性,但又克服了指数基金的缺陷,加入了主动管理因素,能够实现财富的持续增长。
使用Choice金融数据库,在条件选股栏目中,选择待选指标中的总市值,在选股范围里选择申万行业中的某一行业,运算符选TOP。
数值选3,这样就能选出该行业中最大市值排名第一至第三的股票。如何给一家公司估值,属于另外一个话题,后期会单独输出一篇文章讲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