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之上》是我继《沧浪之水》后看的阎真的第二部小说。从书名可知,讲的是比作为肉体活着更高层次的精神领域的故事。读毕,我的大脑像刮过了一阵风暴,三年硕研经历的一幕幕放电影般掠过,留下与读《沧浪之水》同样的叩问:这个世界,在基本的物质追求之外,到底还有没有值得我们信奉和持守的事物?换言之,在我们追求梦想之时,是随波逐流捷足先登还是应该坚守那一份独立的人格?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尤其是当“聂志远”们在知识分子的那股正气遭遇现实裹挟之时。这个问题也很好回答,因为不同的选择会有截然不同的命运,蒙天舒的顺风顺水与聂志远的寸步难行就是最好的例证。但对大部分人而言,这个问题却无足轻重,因为所言所行,往往无人见证。特别是当现实生活一地鸡毛,生存与发展遭遇严重的瓶颈之时,几乎不用思考就可以做出选择。就像书中所言,有些事你去搞了没人说你坏,不搞没有人说你好,可搞不搞对自己那就大不相同呢。
是的,就是这个无人见证造就了世间的多数与少数。书的扉页有4张作者手稿的影印,能清楚的看到,最初定的书名就是“无人见证”,后来改成了“肩上有风”,最后才敲定为“活着之上”。活着之上,一看便知写作主题;无人见证,一看便知问题关键。那些协调运作、私下勾兑的场面无人见证,左右皆可、无可无不可的举手之劳无人见证;那些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善举无人见证,那些秉持原则公私分明的正直也无人见证。
无人见证就是没有人看见,既然没人看见,为什么还要坚持呢?于是,古往今来,很多人的良知滑坡了,孔孟之道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但总有人坚持,比如屈原,比如陶渊明、曹雪芹等,他们用自己的血泪人生,向我们昭示了精神的价值和意义。他们也就名垂青史、万人景仰。
名垂青史的人,连同他们的作品和价值观,总是被后人所模仿、追寻,书中的赵教授和聂志远都是这样的人之一。聂志远后来是历史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是行走在大学殿堂的典型的知识分子。他以及他的家人、同学、朋友、老师、学生在经历了考博、找工作、发文章,尤其是考编制、评职称等种种艰难之后,不可避免的面临了是否坚持追寻先贤的严峻考验。
这本书对现实生活的不高不低、不偏不倚的真实描述是值得称道的,不得不说,书中的人物在现实的包抄之下基本都败下阵来,也包括聂志远。从依从金书记、孟书记授意,让范晓敏当军训领队、军训标兵开始,到让她当学习委员、考试放水就节节败退,他本是想坚持的,但没能抗得住压力。这是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可谓尸横遍野,刀光剑影。后来为赵平平考教师编制的事去赵局长家送礼,以及给旷课的几个学生提高平时成绩,就算是防线的全面崩溃了。
好就好在聂志远评教授的时候,坚守了阵地,放弃了套路。他本想带着赵平平一家一家登门拜访评委的,打算用信封或者苹果智能手机加赵平平的眼泪去打动评委搏一搏,但想了几天还是算了,“别人不接受,我难受;接受了,我更难受”。
评选结果出人意料,他竟然评上了。由于童校长到中央党校学习,一度失去了对局面的掌控,使他的弟子肖忠祥失去了依靠,但他远程操控,给几个评委做工作,使得龚院长弟子孟子云也难以上位,作为评委会主任的卢校长跟童校长偏偏又有裂缝,局面便出现僵持,最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材料到底要扎实一些”的聂志远评上了。
聂志远胜利了,但讽刺的是,这还不能算是正义的胜利,这样的结果只是阴差阳错。没有童、龚二人的相斗,聂大概率也没戏。更讽刺的是,类似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不少,被人激昂地称之为正义战胜邪恶。鉴于三年硕研的经历,我对书中的故事有兴趣,有感触,也有较深的体会。
大学,是学生走向社会的起点,与社会是沟渠相通的,或者说本来就是社会的一部分。大学体制下的人,不论行政机关、老师还是学生,都无法脱离社会而独存。任何人、在任何领域办任何事,都得遵守所谓的规则。
套路,无处不在。坚守,四面楚歌。
当然,坚守不坚守,结局与命运是千差万别的。个体的命运,魏征很好,海瑞算是不错的,比干和岳飞则是千古遗恨,不过历史上这样的遗恨又何其多,东汉李固之死,就一度引发“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的千古叹息。国家命运的不同,最典型的莫过于贞观之治与商纣自焚。然而,诸如“风波亭”这种历朝历代“劣币驱除良币”的逆淘汰法则,从来不曾绝迹。我们的身边,也不乏一面伶牙俐齿圣人之言,另一面随波逐流蝇营狗苟之人。
生而为人,苦乐相伴,无人见证,就当“慎独”。
不得不说,聂志远娶了个好老婆。赵平平的容貌、学识、品性自不必说,要不然聂志远这么清高的人,也不会看上她。而赵平平在聂志远考上博士之前对他以身相许,应该也是看中了聂志远这个人的,即使也曾经短暂的分开了一段,又迅速得以复合。
结婚以后,赵平平遭遇多次考编失败,加上多年经济拮据,她也有怨言,也想追求更好的生活,好几次在聂志远切身利益需要“沟通协调”的时候,就给他推力,但每当聂志远“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时候,她还是能够从内心去理解他,她是真正懂聂志远的,她知道他什么事在行,什么事做不来。聂志远评教授前放弃找评委沟通后,她说:“唉,算了。说起来我也不是不知道你是个什么人,也理解你。我自己吧,我的美好时光都那么过去了,现在反而过不去?我自己只要有韩剧看,又在电脑上玩一下抢地主,再玩一下微信,就觉得日子也过的去了。我就是觉得安安太委屈了。”你看这段话,有对丈夫的理解,对自己的淡然,也有对女儿的疼爱,进一步映衬了她的真实、可爱、接地气。这就是赵平平对聂志远自始至终的难能可贵的那份理解与支持。
聂志远的人生,是幸运而幸福的。幸运,是他能够把自己的志趣和职业结合起来;幸福,是他拥有赵平平这样温软滋润的人生伴侣。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