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要不思善恶,才能本性自见?

为什么要不思善恶,才能本性自见?

作者: 毛君_0a7e | 来源:发表于2019-11-26 19:30 被阅读0次

《六祖坛经》记叙了六祖慧能的一生,使禅宗的修行法门得以传世。“菩提自性,本来清静;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禅宗与神秀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修行法门的区别在于:禅宗一派求了解清静自性的本心,直了成佛;神秀一派则心逐外物。

当慧明追问慧能如何能自见清静本性时,慧能告诉慧明说:心中排除一切尘缘妄念,不思一切善,不思一切恶,先能控制自己的心念。再追问:心法的秘密是什么?慧能答:万法缘本就是在自性里,了解自性的本心,等你了解自性本心,心中佛性彰显,你就是佛,佛就是你。于是慧明受教退去。

为什么要不思一切善,不思一切恶?做人的根本首先就是要能分清是非善恶,惩恶扬善才能让我们的社会环境更加安定和谐,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难道不对吗?

首先在现实社会里,是非善恶的标准是以利益为标准的。换句话说就是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就是善的,否则就是恶。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就是对的,否则是错的。如笑贫不笑娼。再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我国的封建社会,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须从一而终,这是符合封建等级,男人为尊的需求而设的标准;到了现代,人与人之间是平等,一夫一妻, 这是因为社会发展了,时代进步了,封建社会的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了而不得不为之,再到今天某些国家视同性恋婚姻为合法婚姻。这种以利益为标准的是非善恶标准,必定会随着大多数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并不代表真理。

生而为人,都是本自具足。将本自具足的自性本心放到一个为俗世人为设定的标准中寻找本心,看到的只能是世俗的变迁,而无法见到真正的清静本性。

所以,抛开世俗的善恶,不被世俗善恶所扰,让自己保持清静之心,才能见到自性本心。

投资亦然,涨跌是市场波动的一种表现,在选择投资标的时,要不被涨跌所扰,真正关注标的的内在价值。

相关文章

  • 为什么要不思善恶,才能本性自见?

    《六祖坛经》记叙了六祖慧能的一生,使禅宗的修行法门得以传世。“菩提自性,本来清静;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禅宗与神...

  • 无标题文章

    一灯能除千年暗 一智能灭万年愚 莫思向前 已过不可得 常思於后 念念圆明 自见本性 善恶虽殊 本性无二

  • 本性善恶无 ,人性本善念。 欲字乃本性 ,自然规律在 。 逆反身心愿 ,精神荒芜来 。 日思夜想中 ,定能魔怔存 ...

  • 2017-06-09本性与人性

    所谓本性与人性,官方语言是这样说的:本性即天性,固有的性质或个性。本性本是不分善恶的,遇善则善,遇恶则恶,善恶不可...

  • 【佛言佛语】

    人生为什么有障碍?因为你的自性,自己的本性当 中如果有是非善恶,心中就会存在善恶,所以学佛学到 很高境界的...

  • 为什么会有恶 和善一样,恶是人类的本性。恶得以保证人类的生存。善恶是人为的观念。

  • 心相

    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 行者心之发,观行而祸福可知。

  • 【道说六祖坛经】妙行品第五 本性清净 自修自行

    原创: 云师道人 太乙云团 “我本性源自清净,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我们在学习的...

  • 佛曰: 识者悟本性, 迷者永轮回。 善恶俱不思, 方见菩提身。 用宽容的心对待世界,理解生活。 用快乐的心创造世界...

  • 姜思达 | 平静中自见灵魂汹涌

    姜思达 | 平静中自见灵魂汹涌 原创2017-06-14影秋千影秋千 姜思达 | 平静中自见灵魂汹涌 影秋千®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要不思善恶,才能本性自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hlj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