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心理圈的一位老师,给我发了视频聊天,我没接到。
第一次接触心理圈,还是在大二的时候。我被宿舍人排挤,处世未深的我,不懂人情事故。也没有像现在这样,有一个比较强大的内心。
当时,早上早早出门,晚上很晚才回去。就是为了少在宿舍呆几分钟。
内心的煎熬与无人倾诉的痛苦,围绕着我,万念俱灰之际,我加入了一个心理咨询师建的聊天群。
当时,我声泪俱下给老师打电话,向她倾诉,我的无助,我的难过。
那几个月,她带我参加很多心理沙龙,参加读书会。在她的带领下我看了台湾心理老师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等一些心理书籍。
尝试用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所遇到的一切。
后来,心理老师越来越出名,出门学习,做讲座。越来越忙。但是,无论我什么时候打电话,她都会认真分析我的问题。
我现在已经毕业了,对我的宿舍关系有了新的看法。
本来想写几个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论点。但是脑子对大学宿舍的一切记忆,都像是隔了好多年一样。那些不开心的记忆,只能感觉我并不喜欢它们。
只记得,到大学毕业照毕业照的时候,班级的,宿舍整体的,都有我。但是却没有一个人主动和我来张合影。毕业照的影集,现在还在一个不知名的照相馆,我一点都不想去取。
我的大学,简单到是一张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现在的我,遇到我的二战室友。她很好,终于有人和我一起吃饭,一起洗澡。一起学习。而她同时也很享受这个过程。
也许,我的二战考研就是为了遇到她,遇到这样一个人,弥补我的大学关系。
来证明,我并不是一个处世弱鸡,人际低下的年轻人。而事实上,我确实不是。
我现在整个人都在向上,抱怨的次数,越来越少。和父亲和母亲的关系也越来越缓和。已经不需要心理咨询了,或者来说,我从来就不需要心理咨询,我需要的只是换个环境而已。
有的人,和大多数人,都可以相处很好。而有的人,只能和一小部分人相处的来。
很巧的是,我只能和温和的大多数人相处的来,那些尖锐的刺猬,就让他们自己相处去吧。
如果你和一群喜欢刺伤别人的刺猬待在一起,而你也没有强大内心保护自己。那就换个环境吧。这个世界会有很多的角落对你温柔以待。
而我,被一群刺猬练就了强大的内心。过程痛苦,稍有不慎,万劫不复。
谁不愿意做一个温柔的软妹呢?哈哈哈ヾノ≧∀≦)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