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文案工作者,我最喜欢的大概是每次为一些节气和节日的单图文案绞尽脑汁。别看就那么简单一句,我真的是反复认真推敲的。就是类似于下图这种:
黄梅时节生半夏,暑气催蝉鸣高枝。
这句诗写出了夏至的特点:
1.梅雨(黄梅时节家家雨)
2.半夏和蝉来自夏至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夏至时候,鹿角开始脱落,炎热逼得蝉儿出来整日在树枝上嘶鸣,药草半夏在阴湿的地方开始生长。)
“暑气催蝉”可能有的人觉得有点耳熟,因为我借鉴了杜审言的“淑气催黄鸟”,这样一看就明白了。
从句式结构上,“生半夏”“鸣高枝”,是动词+名词。这句诗应该这么理解半夏生于黄梅时节(在黄梅时节生),暑气逼得蝉鸣于高枝(在高枝上叫)。
所以正常语序应该是“黄梅时节半夏生,暑气催蝉高枝鸣”,但是这样就少了点感觉。什么感觉呢?是语序错放的美感。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按正确语序来,应当是“明月下,惊鹊别枝;清风里,蝉鸣半夜。”现在颠倒一下,倒增添了韵味,使得这句诗更有画面感:“半夜,月光皎洁,惊飞的鹊离开了枝头,盘桓不定,清风送来远处的蝉声”。
类似的还有杜甫的“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余通“餘”。我们来看,香稻怎么能啄食米粒呢,梧桐栖老凤凰就更不能理解了。按正常语序应该是:“香稻——鹦鹉啄余粒,碧梧——凤凰栖老枝”。那里的香稻不是一般的稻,是鹦鹉啄余的稻;那里的碧梧不是一般的梧桐,是凤凰栖老的梧桐。所以,语序颠倒为的是突出“香稻”和“碧梧”。
这是我高中的记忆了,这就是诗词、诗歌对字词巧妙运用、灵活组合出来的美感。诗词、诗歌有美感,恰恰是因为不拘泥于现在我们正常说话写文的语气和语序。
对于写诗,虽是我是班门弄斧附庸风雅,但是也知道一些小技巧。这里涉及到一个点:“仄起平收”。
仄起平收,是一种写诗或写对联的格式,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在现代汉语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对联的上联,必须是仄声结尾,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现代汉语中的三四声字,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一二声字。
回过头来看我写的这句诗它的前半句和后半句的最后一个字,夏(第四声)、枝(第一声)。刚好仄起平收,如果是“黄梅时节半夏生,暑气催蝉高枝鸣”,都是平声,总让人觉得这句诗像是等着再续,没有写完的意思,不干净不利落。
另外,写完之后,我发现刚好凑成“夏枝”,谐音“夏至”。刚好隐藏了节气词。
蒲艾簪门又迎端午,龙舟涨雨好赛龙舟,XX找房“粽”享安家。
这个属于是广告词了,打个xx,不暴露了。这一句概括了端午的一些特点:
1.菖艾插门上。
2.节前下的雨叫龙舟雨。
3.龙舟雨涨起来的水方便赛龙舟。
4.粽子少不了。
最后“粽”享两个词,是想到了吃粽子的习俗,然后又联想德芙广告词“纵享丝滑”。
另外,三小句的句式结构是差不多的,名词+动词+名词+动词+名词。
你能体会那种“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感觉吗?可能很多时候写的东西并不是很好,但是它们通过了自己的穷思融入了自己的心血,那种感觉毕竟不一样,就比如怀胎十月生下一个孩子,再怎么不好看,也不会嫌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