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不码字,也很长一段时间在纠结文字的记录方式,电子或者纸质。但是无论怎么纠结,偶尔的就会有一种冲动去记录一下,去抒发一下。
电子的在写的过程中可以做到随意删除,修改,而纸质的更在意是否能够接受自己那不咋规整的笔迹。当然也有另一方面的考虑,平台的变迁导致文字的丢失,想想过去的几年我们又换过多少个用来记录我们生活的平台。所以还是记录在笔记本中的文字靠谱,且会带有一种感,那就是时间。但是,这次我还是选择了,电子的记录方式。
我的写作目的其实也很简单。引用下面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自序的一段话:
我并不是在创作。我所表现的观念早由许多中西思想家再三思虑过、表现过;我从东方所借来的真理在那边都已陈旧平常了。但它们总是我的观念,它们已经变成自我的一部分。它们所以能在我的生命里生根,是因为它们表现出一些我自己所创造出来的东西,当我第一次见到它们时,我即对它们出于本心的协调了。我喜欢那些思想,并不是因为表现那些思想的是什么伟大人物。老实说,我在读书和写作时都是抄小路走的。我所引用的作家有许多是不见经传的,有些也会使中国文学教授错愕不解。
我有一种习惯,最爱购买隐蔽无闻的便宜书和断版书,看看是否可以从这些梳理发现些什么。如果文学教授们知道了我的思想来源,他们一定会对这么一个俗物显得骇怪。但是在灰烬里拾得一颗小珍珠,比在珠宝店橱窗内看见一颗大珍珠更为快活。
我并不是在创造,而是在记录自己。文字中的东西的确能够看出自己成长的轨迹,自我所思。时间的流逝,愈发觉得自身文字又是多么的幼稚。这也是一种矛盾,但是假以时日,这种幼稚可以转化为未来噗通的一笑,这也算是文字的潜意。而假如有这样的一种文字,那么我就认为它是一段好文字。
讨厌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老师,以打着酱油的心强加了太多无法理解的,死板的,和别人认为是好的“文学作品”于学生,如有大文学家是这样被训导出来的,我必然嗤之以鼻。所以尽快的找到自己爱读的文字,那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书的种类分为两种,一种是用于学习的书,一种是用于阅读的书。学习的书一般是目的明确,读后可能受益,甚至直接变现。而阅读的书,一般读后你都不知道它给了你多大的享受,时而还能回响这种感受。而后一种书,只能怪读的少之而可怜。
人,在生活中也是这般的目的明确,工作塞满了生活,生活的没有了时间。看似矛盾,只不过也可以也需要,寻找到一个平衡点,让生活更可塑,让生活可以更饱满。如现在的境况,一闲下来就有点不对劲,码码字至少心理舒畅一些,更能明晰一些东西。无尽的来回删退backspace之间,也不知做了多少有益或无意的思考尝试,也算点意义。
别人说散文,行散而神不散,估计在我这是,散的一塌糊涂,不着边际。但是散乱之间丝丝联系,更能激发强关联的想象。而这就是我要表达的,往往一小段一小段的话,却能够恰如其分的体现很多不一样的意味、观念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