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想不想要一个人生作弊器?

你想不想要一个人生作弊器?

作者: 8e2ba9502b9e | 来源:发表于2017-10-17 10:47 被阅读0次

    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其实就是一个“外挂”,天生之外的“装备”,想想看,一个人若是需要什么就能学会什么,这简直就是人生“作弊器”啊!随后拥有的,那将是“开挂人生”!很可惜,绝大多数人这一生中,一直处于装备不全,装备落后的状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绝大多数人最终苦恼自己的确“技不如人”……谁没有一颗上进的心呢?我觉得谁都有,只不过光有一颗上进的心是没有用的——绝大多数人穷尽一生,用自己的生命惨烈的证明了这个简单的道理。

    学了一辈子(想学了一辈子),最终连最基本的学习能力都没有,这才是终生原地踏步的根本原因。那学习能力究竟是什么呢?又,如何判断自己的学习能力如何呢?显然学历不能说明问题——人类史上所有的教育都并不成功。

    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

    我们跟大家说过要记录时间开销,就是每天记录自己一天的时间都用来干什么了,一段时间之后,就知道自己的时间都用在哪里了。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会差异:

    • 原来我一天其实并没有做什么。

    看着好像忙东忙西,但实际上用在正事上的时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虽然令人沮丧,但却是个不得不接受的现实。有了这个习惯之后,我们会把有限的时间和注意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

    • 想一想,对于我们的目标没有太大的帮助;

    • 脚踏实地的做事,才是真正让我们向目标靠近的助手;

    其实可以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判断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的进阶,无非三个阶段,或者说,处于不同阶段的人,处于不同境界:

    1. 能学会有人手把手教的东西;

    2. 能学会书本上所教授的技能;

    3. 能学会没有人能教授的技能;

    从这个角度望过去,很多人在第一阶段就不合格。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即便有人手把手教的东西都一直学不会,没有用熟,没有精进。别掉以轻心,你看有多少人不会用筷子就知道……如何用筷子,一定是有人手把手教的,可结果呢?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写字,很多人最终也能够用钢笔写字。其实很少有人通过刻意练习,让自己的自足够好看。

    许多年以后,大多数人终于反应过来了,“有人手把手教”是多么幸福的事啊!可惜当年幼稚。越是有人手把手教,就越逆反,就是不学,结果把自己逆反成一个笨蛋,一个只会偶尔后悔却完全不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做的没人理的笨蛋。

    若是在成年之后还有人愿意手把手教你,那你要好好珍惜。珍惜的意思就是说,你要认真听,仔细想,反复琢磨:

    这个技能的重点在那里?

    • 做得好的人为什么能够做好?

    • 做得差的人为什么做不好?

    • 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 有哪些刻意练习是不可或缺的?

    学会如何正确使用筷子,其实是一个特别好的例子,值得反复审视。

    现在有两种情况:

    你知道自己确实不会用筷子;

    你知道自己能够正确使用筷子;

    若是你不会用筷子,那么你就试试进阶第二个阶段:通过查资料,看视频,学会一项技能;

    若是你确定自己会使用筷子,那么你就试着进阶半步:看看自己能不能教会别人正确使用筷子;

    我在网上翻了翻,学的最好的教程竟然是老外(也正常),有文字讲解,也有视频示范,你可以仔细想想若是你教别人使用筷子,你应该如何教?最关键的重点在哪里?怎么样才能学好?怎样会学偏,需要那些刻意练习?

    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情竟然可以难倒2/3的人?

    我们总说:屁股决定脑袋。

    • 你所在的位置会决定你看问题的角度,以及对应的方式。对于同一个问题,改变位置之后可能看法会截然不同,甚至可能找到更优的解决方案。

    面对“学习”这个道理同样适用,如果你一直以学生身份,角度去学习一个技能,无意间等于降低了自己的标准,你的目标只是学会,或者看似学会。实际上一个人是否真正掌握一项技能,是看他能否教会别人。

    • 如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脑子想着我要怎么把这个技能教会别人,对于自己的要求自然就会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和效果自然也会更好。

    这么多年来我经常拿筷子这是举例,用来证明:

    • 很多事情,即便非常简单,但也能难住一些人一辈子;

    还能证明:

    • 这么简单的事情,绝大多数人竟然不会教,甚至连自己的孩子都教不会,只顾着最后在那里生气,无可奈何……

    如果你能仔细观察,最终找到重点的话,基本上教的人两分钟就能讲明白,学的人五分钟就能搞定。随后摆脱一辈子尴尬的事情。

    关键之处有这么两点:

    • 两根筷子中,下面那根一直是处于静止状态的;

    • 张开,夹上的动作,其实来自于上面那一根;

    最为关键的,如何另下面那根处于静止稳定状态呢?

    • 下面的筷子,跟手一共有三个接触点,两端作为支点;

    • 大拇指的根部在中间压住筷子,无名指其实是“反向用力顶住”;

    • 大多数人其实是败在无名指的用力方向上,这个方向对了,筷子就稳定了;

    • 接下来就是联系如何用大拇指和食指控制上面的筷子并夹住东西;

    • 反复练习,从笨拙到熟练,本质上就是大脑在形成新的沟回;

    那些之前会用筷子的人,不妨对比下,看你教的方法,路径,重点和我的一样吗?如果不一样,比我的有效吗?如果有效,不妨教教我,一有机会我也想提高效率。许多年来,我在教别人如何学习的过程中,顺带帮助很多成年人“突然之间就能够正确熟练学会使用筷子这个神奇的东西……”

    有半数以上的人不会使用筷子……说明什么?弄不好说明:

    • 这世界上有半数人的人,即便有人手把手教,也学不会——只因为自己不动脑子……

    这么简单的事情都不动脑子,更别提其他的事情了。

    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动脑子,多数回答是:

    • 怕麻烦。

    我们在谈到落后的时候,很多读者表示出了焦虑,事实上,仅仅解决“怕麻烦”三个字,就已经甩掉了80%的人。

    很多人之所以一辈子没有长进和成长,并不是因为天分或者能力的问题,而是他们在面对简单事情的时候,总是愿意说出类似的话:

    • 我知道该怎么做,但这实在是太麻烦了。

    我始终没有办法理解,因为害怕暂时的麻烦,而不去学习一项技能,或者做一些原本自己就知道该怎么做才可以解决问题的事情,而最终导致:

    被麻烦折磨一辈子。

    就好比不好好学习用筷子的人,每顿饭都是折磨。

    不好好花时间精力培养孩子性格习惯的人,被孩子的问题麻烦一辈子。

    遇到麻烦的时候不妨想想,是想要麻烦一会呢,还是麻烦一辈子?——这是冷冰冰的算计,这样自己会更轻松,更划算。

    想想,如果无论什么事情都需要人手把手教,那这辈子想要获得进步的可能性有多小?

    • 首先,那些会的人不一定有时间教(几乎是一定没时间);

    • 其次,绝大多数会的人,其实真的不会教,他们有时候也懒得动脑子,所以也想不明白重点在哪里;

    • 而后即便是好心想教(就像教自己孩子),也教不明白……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想办法进入第二个阶段才有可能大幅进步的原因。虽然书,教程,也有质量差异,也有胡说八道的,但这就是考验你能力的地方:

    • 你有没有心思去寻找阅读大量的书籍和教程;

    • 你有没有能力甄别教程书籍的质量好坏;

    • 你有没有能力在实践中运用书本中的知识;

    1. 很多人没有耐心和动力,于是永远进入不了第二阶段;——怕麻烦。

    2. 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判断标准和依据(比如很多人不会选书),于是,不知不觉走了太多弯路,事倍功半;——没方法。

    3. 还有一部分人由于没有固执的践行书本中学到的知识道理,最终至不会做了无用功;——不践行。

    你可以想象人群中善于学习的人,学习能力强的人有多么少见。还不算完,如果你不能进入第三阶段,你依然只能做到“略胜半筹”而已,无法做到把别人甩开的地步——因为很多人学习能力差,但模仿能力强。所以只要他们看到你能做到,就有可能迅速模仿个八九不离十……甚至,整个国家都有可能是这样。日本就是通过模仿才在一些领域超越欧美的,深圳的山寨精神其实也是这种能力的表现,前不久国内的创业也基本是模仿硅谷……于是你好不容易学来的东西别人靠模仿就做到了,很难彻底把人家甩开。

    真正让你卓越的,是你必须走入第三阶段:

    • 你不但要学会没人能手把手教的东西;

    • 还要学会书本上找不到的东西;

    若是做到这点基本上你就已经无敌了!关键在于,你若是做不到,你时时刻刻会被模仿者追踪,甚至超越——所谓的微创新,就是在模仿的基础上做出小的超越。

    学习学习在学习,很多人理解为: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实际上专栏很多读者都知道第二个“学习”是名词,这句话的意思是:

    • 先学习“如何学习”,再去学习。

    做任何事情都有方法,学习这事本身也是有方法的。如果不能掌握基本的方法论,后期的学习可能效率低下,甚至完全无效。

    我们每天打磨概念,理清楚概念之间的关联,其实就是“磨刀”的过程,磨好刀就可以去砍柴了。

    走入第三阶段,实在太难,叫别人走入第三阶段,不是不可能,但也确实太难——难点在于绝大多数人不具备理解进入第三阶段的重点。但若是非要简单说,也不是不行,看读者的悟性了,光看字面意思,以下关键点好像是谁都会的事:

    1. 确定自己有强烈的欲望搞定这个事情;

    2. 寻找最少必要知识,反复问自己这事的关键点在哪里?

    3. 马上开始运用,那上开始践行;

    4. 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学会,相信自己一定能够通过践行而进步;

    5. 通过记录,量化自己的刻意练习过程;

    6. 不断总结,不断整理,不断让那些新技能,新概念在自己的脑子里有清晰的组织与关联;

    7. 绝不跟笨蛋斗气,要珍惜自己的时间和生命;

    如果你是个终生学习者,30岁之后你会开始觉得不好意思,因为你总是觉得自己过去太笨了,偶尔教教别人做事情,就会发现,这么简单的事情,那时候的自己怎么就觉得那么难呢?其实这是进步给自己造成的错觉——那个时候,那东西确实就是那么难。

    每一次在你认知进步之后,你就会发现“不同物种间的区别”,以及“那个区别形成的原因”。为什么总有人说“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

    1. 因为那个物种从来就没有在书里学到过什么,他们是在第一阶段就不及格的物种;

    2. 无论有多少人说读书无用,总有另外一些人在不断读书,他们是早就主要通过书籍学习的物种,手把手被教,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高效;

    3. 当然,还有一个新物种,他们一声不响就会成为想做的任何事情中的高手,早就打通了三关;

    我想,在我自己人生里,比特币可能是我最感激的东西。人们会说:“当然,它让你发财了。”我并不否认这一点,但我内心更感激的是另外一个别人可能根本不在意的点:

    1. 它给了我一个学会1,完全没有人手把手教的;2,没有书籍能够系统阐述教授的东西。

    2. 2011年的时候,谁都觉得这事太不靠谱,没有任何一本书,甚至一片有点质量的文章都没看到,只有一个匿名的白皮书。其中涉及到,数学,加密学,拓扑学,金融学,编程,分布式运算,芯片设计,网络管理(事实上还有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我大学的专业是会计……

    3. 也就是说,在随后的“一辈子”里我相当于“自修”了一个大学,在金钱和好奇的刺激下,一路狂奔,步步高潮……几年下来我已经编程另外一个人,虽然相貌只不过是变老了点,甚至我一直说“我已经进化成了另一个物种”也是源自这段经历。

    4. 毕淑敏老师年轻的时候让我明白的那样,我知道人生本无意义,但,这段经历生动的告诉我,你若是能把生命中的一段变得与众不同,那自己的人生意义非凡——我能不感激这个起初看起来“不靠谱”,后来意义非凡的家伙吗?

    幸亏我在此之前就已经在学习的第三境界里摸到了一些门道。

    • 如果我还处于第一个境界,即便我看到了比特币,这东西也不会在我身上发生任何故事;

    • 如果我还在第二境界里,起码要到2016年才可能从一些书籍一些资料懵懵懂懂对他有个大概认识;

    我第一次经历“学会完全没有人教”(第一阶段不够用),“书里有但看不懂”(第二阶段有点用,但需要挣扎)的场景——第二个阶段跨向第三个阶段的过程——是在自修逻辑的时候。

    某种程度上,我也是一个幸运的人,但是要知道,像我们这种讲究方法论的人,即便面对“幸运”这样看似虚无缥缈的东西,也依然会琢磨出自己的一套方法论,所以当别人说我幸运的时候,我觉得这是对我的夸奖——创造幸运也是一种能力。

    • 学习,从来都是创造惊喜,创造好运的最优路径。

    为什么呢?每一个学会了某项技能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叹:

    • 想不到还能在这里用上!

    你脑子的概念多了之后,他们之间才有机会产生“意外的连接”——即,所谓的融会贯通。

    • 若是你脑子里正确概念寥寥无几,它们之间的连接有什么价值?就算有连接,也不可能是“意外连接”。没有这些以外连接,怎么可能有意外惊喜呢?

    这就是创造惊喜的方法论!

    26岁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自己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我以为自己“并不笨”,但是我在同一天被两个人说服了,可怕的是,他们两个的观点竟然截然相反!

    我被惊到了,第二天马上冲进图书馆,找关于如何思考的书籍,我看了出版社,选了一本再版次数比较多的——超越感觉。

    • 细心的你已经发现了,选书这事很简单,好的出版社,多的再版次数。在观察下身边的人就知道,他们从来不主动思考怎么选书,乃至于他们喂养自己脑子的饲料全是劣质的,于是生生吃了很多年亏而不自知。方法论这个东西,无论多么简单都至关重要。

    然后你发现,虽然梳理说的很清楚,实践起来并不容易;

    更为重要的是,想要进阶的话,没有人能教你,甚至也没有人愿意叫你。你甚至干脆找不到一个能够心平气和讨论问题的人。

    凡是只是逻辑足够严谨,就可能引发大多数人的反感,谁愿意被证明自己错了呢?谁愿意承认自己不会思考呢?谁在被证明自己思考质量差的时候不会恼羞成怒呢?甚至我几个朋友我主动与他们讨论问题的时候差点彻底吵翻……那时候我们都年轻各自还有跟多不完善的地方,也不明白理智才是最好的情绪……

    挣扎了几年之后反应过来了,逻辑严谨思考缜密,研究深入这事,只能靠自己,只能完全自己操作,讨论,耽误事……

    • 听大多数人的话,参考少数人的意见,最终自己做决定。

    我的好朋友说的,高手就是高手,干脆直接把最没用最耽误事的讨论,直接给忽略掉了。

    我已经告诉你我经历的三个节点,也告诉你我是如何跨越的,但我没办法告诉你应该如何完成自己的跨越——每个人的路径很可能完全不一样,适用于我的不一定适用于你,不过倒是有真理:

    • 你必须自己琢磨出自己的路径和跨越方式——这恰恰是衡量你能够进入第三个阶段的判断依据。

    以后你进入投资领域你就知道了,自己的路自己走,这么几个字构成的简单句子,首先深入理解并不是那么简单;其次这是投资的终极原则之一;最后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上加难。

    在第三个阶段里有过哪怕一次成功,后面你就“开挂”了,你会发现你就没有什么不敢学的——很幸福;没有什么学不会的——更幸福;学会的东西没有什么练不好的——不能更幸福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想不想要一个人生作弊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hor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