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个时期:帝乙、帝辛时期。
这是殷商政治走向衰亡,经济走向调敝的时期,统治者一方面穷兵黩武,帝乙征夷方、孟方;一方面荒淫无度,帝辛暴虐。
但是文化的代表甲骨文,无论字体和书法都走向全面成熟,并最后过渡到西周甲骨文阶段。此时,刻写的卜辞趋于定型化,字体比过去刻得更小,更精微。契文用笔纤细匀称,端庄而又富于力量感,宛若后世之蝇头小楷,隽秀严整。极少数大字,刀痕淋漓,豪纵奔放,承武丁遗风。最有代表性的书法家是贞人黄、泳、立等人,他们的字中规中矩,笔笔法度森严,娴娜多姿。
这一时期的卜辞行款都很有规则,自成一格,章法和布局均很讲究。笔法上最大的突破是能刻出丰满圆润的笔画,与过去只有峻峭的干瘦行刀截然不同。典范卜辞是帝辛时代的“花饰牛肋骨宰丰纪事刻辞”和“花饰虎肋纪事刻辞”,其刀笔肥硕丰满,字形厚重庄美。此种书风,与青铜器中的“小臣邑晕”、“小臣餘尊”、“宰甫簋”等铭文有异曲同工之妙。甲骨文与金文的承继关系于此已见端倪,甲骨文的成熟,便宣告了金文的诞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