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帝曰: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无益者,或喘动应手者,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或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阴股者,或痛宿昔而成积者①,或卒然痛死不如人,有少间复生者,或痛而呕者,或腹痛而后泄者,或痛而闭不通者。凡此诸痛,各不同形,别之奈何?
宿昔:经久。成积:指小肠气。
译文
黄帝说:有的疼痛会突然停止,有的疼痛很剧烈而不停止;有的疼痛很剧烈而不能按压,有的疼痛因按压而停止;有的疼痛按压揉搓也不见缓解;有的疼痛痛处跳动应手;有的疼痛同时牵动心和背作痛;有的疼痛是胁肋和小腹相互牵引而疼痛;有的疼痛是腹痛牵引大腿内侧的阴股,有的疼痛日久而起聚成小肠气;有的疼痛病人突然疼痛昏死过去不省人事,稍过一会儿又会苏醒过来;有的疼痛病人疼痛而且呕吐;有的疼痛病人腹痛而且泄泻;有的疼痛病人疼痛而且胸闷不适。以上这种这些疼痛的情况,表现各不相同,怎样区别呢?
岐伯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踡②,缩踡则脉绌急③,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jiong)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
缩踡:收缩不伸。
绌急:短促拘急。
炅:热。
译文
岐伯说:寒气侵袭经脉的外部,经脉就会受寒,经脉受寒就会收缩,经脉收缩就会屈曲拘急,因而牵引在外的细小脉络,人体就会突然发生疼痛。如果得到了热气,疼痛就会立刻停止。如果再次感受寒邪,卫阳受损,疼痛就会很久不好了。
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⑤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寒气䅲留,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血气乱,故痛甚不可按也。
相薄:相互搏击、交迫。
寒气侵袭到经脉之中,和人体本身的热气相互搏争,经脉就会满盛,满盛就会实,所以疼痛而且不能按压。寒邪停留在脉中,人体本身的热气则随之而上,与寒邪相搏,使经脉充满,气血运行紊乱,所以疼痛剧烈而且不能触按。
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⑥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
膜原:指胸膜与膈肌之间的部分。也有说为肠胃的脂膜。
寒气侵袭到肠胃之间。膜原之下,就会导致血气凝涩而不能散开,细小的脉络拘急牵引,所以疼痛,如果以手按揉,血气就会散,所以,按压痛处疼痛就会停止。
寒气客于侠脊之脉⑦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
侠脊之脉:指督脉。
寒邪侵袭到了督脉,即使按揉也难以达到病所,所以按揉也没有用。
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
寒邪侵袭到冲脉之中:冲脉是从小腹关元穴开始,沿着腹部往上循行的,寒气侵入则充脉的血气不能流通,邪气就聚集在此处而不通畅,所以触压腹部就会应手而痛。
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⑧,脉泣则血虚,血虛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
背俞之脉:足太阳脉。脉泣:血脉凝涩。
寒气侵袭到背腧足太阳之脉,就会导致血脉流行滞涩,血脉滞涩就会血虚,血虚就会疼痛,因为足太阳脉背腧与心相连,所以心与背相互牵引作痛,通过按揉能使热气积聚,热气积聚,寒邪就会消散,所以疼痛就可以停止。
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
寒气侵袭到足厥阴之脉:足厥阴之脉沿着大腿内侧阴股进入毛中,连络阴气而抵达小腹,从胁肋部与肝相连,寒邪侵入脉中,则血脉凝涩而脉道紧急,所以胁肋与小腹牵引作痛。
厥气客于阴股,寒气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
寒厥之气侵袭到阴股,气血不和而累及少腹,就会导致阴股的血脉凝滞,在下相引,所以腹痛连于阴股。
寒于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和矣。
寒邪侵袭到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就会使络血凝涩不能留住于大经脉,因为气血滞留不能畅行,所以时间长了就会成为小肠气。
寒气客于五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
寒邪侵袭到五脏,压迫五脏之气逆而上行,就会是脏气上越外泄,阴气在内衰竭,阳气不能进入,阴阳阻隔不通,所以就会突然疼痛昏死,不省人事;如果阳气恢复,阴阳能够相通则可以苏醒。
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
寒气侵袭到肠胃,就会压迫肠胃之气逆而上行,所以会出现疼痛并且呕吐。
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寒邪侵袭到小肠,小肠是受盛之腑,一旦失去其受盛作用,因为受寒而使阳气不化,水谷不能停留,就会泄泻而腹痛。
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于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如果是热邪蓄留在小肠,就会发生肠中疼痛。由于内热伤津而感到发热口渴,粪便坚硬难以排出,就会腹痛而且大便不通。
歧伯说的各种疼痛的原因,你明白了吗?
我虽然没记住,但起码记住了要保温保暖,不受寒邪侵袭,自然就会减少发病机率。你说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