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喜马拉雅听过很多书,也听过一些收费平台的读书会,认为读书,说书,把有意思的内容分享给大家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自己也想尝试一下。
《未来简史》是一本脑洞大开的书,无论是罗胖还是樊登读书会都大力推荐过,我自己也很喜欢。买回来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把这本书啃完,之后又听了几期其他人对于这本书的分享。自己也总结了一番,花了几个晚上的时间做准备。昨天,给部门内部员工做了一次读书会。本以为1个小时能够把这本书讲完,可在现场的讲诉过程中才发现跟当初自己的预想相差很大。一方面是因为这是一本大部头的书,里面涉及到各个学科和领域的知识和概念,同时还包含了《人类简史》里面的大部分内容。如果没有看过《人类简史》就直接讲《未来简史》,大部分人需要一个吸收和理解的过程,否则大家会感觉到很枯燥,而且也很伤脑筋。另一方面,因为起初没有固定读书会的模式,在现场大家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因此,在讲诉的过程中需要去解决听众的疑虑,那么也会耗费很多时间。
于此同时,自己在讲述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原来我会认为根据思维导图的脉络来讲述,并且做一些发散性的思考,会让大家更加容易理解。但在具体的讲述过程中,我发现越是发散,所需的知识系统,以及涉及到的领域就越广 ,同时也会越发认识到本书所涉及到的内容有多么的庞大和复杂,这已经完全超出了我当初的预料。对于某些理念,例如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不是制造和实用工具,而是人类会说故事,能够虚构出互为主体的内容。这个知识点他们以前是没有听过的,同时自己当时在读到和理解的时候,也是花了一些时间的。毕竟这与我们传统的认知水平有很大的偏差,赫拉利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待我们的世界和现实生活中很多虚构的共同体,例如:国家,公司,货币,宗教等等。这些内容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听众来说,在认知领域也许是颠覆式的,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理解和消化,否则他们就会有很多疑问。而我当时的想法是,希望能够在会场帮他们把这个疑问解除,这样他们才能够更好的理解接下来更复杂的内容。于是我把《人类简史》里面的内容,以及自己所理解的现实生活中的例子给他们进行分析,光是这个知识点,我们就用了将近十来分钟的时间。
而后面在讲诉未来人类要解决的几大问题的时候,特别是说道最终人会成为“神”,有部分的听众会认为这简直就是在读一本科幻小说或者是修仙小说。特别是站在目前我们普通民众的角度来说,这确实显得有些荒谬。同时这也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目前对于大众而言,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前沿科技的演进主要是在精英阶层。这些技术和变革主要由他们来推动,同时最终受益的也会是他们这群人。而作为普通人的我们,由于我们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层面上的劣势,很多高级别的认知和机密将不会为我们所知。虽然如今是互联网的时代,信息和数据流都无比顺畅,当我们仍然回想历史上任何时期的底层人民一样只能够获取到有限的知识,而无法获得核心的那一部分。而在未来数据的时代,也许这种劣势将会更加明显。因为无知永远都是相对的,也许我们认为今天我们掌握了更多的知识,通过网络能够获取所有我们想要的内容,但是精英阶层永远会比我们知道的更多,而且在最核心的关于人类的机密的内容,作为普通民众的我们依然是无知的。
现实就是这样的,就像书中所说道的,未来有一部分人最终将通过人工智能,基因技术,和无机化,最终变成“超人”或者是“神人”。我们明明知道这个可能会发生,但是对于一般的民众而言,我们却无能为力,因为我们没有权利和财富去让我们也成为这样一群人。也许这一天我们这群人是看不到了,但这并不是说跟我们就没有关系了。因为在这个过程的前半段我们也会见证,我们所能做的是不断的去增加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感知和体验,让自己不会太过于无知,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让自己过得更好,或许也可以为后人创造一个有利于他们的机会。
在讲到人文主义及其分类的时候,已经用了1个小时40分钟了。后面还有技术人文主义以及数据教都还没有开始,而这两点是全书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数据教——作者对未来发展预测的一个最适合也是最完美的可能性。但是在这个时候,我已经发现自己身体有点吃不消了,由于在讲诉的过程中兼有讨论和论证,大脑需要调用很多的知识体系和案例以及分析,因此感觉大脑有点缺氧,连思维都有些迟钝。这也让我越发觉得这本书的复杂程度已经超过了我目前能掌握的知识体系,要去完全理解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所以后半段我不得不引用书中的一些有趣的例子和数据来代替一些理论,并且还请我们的小伙伴来替我朗读了这些案例。
这次读书会花费了2个小时,最后的两个点属于草草收场。我知道听众还是有很多疑惑,甚至可能更加疑惑。同时我自己也在审视这次读书会,虽然自己锻炼了口才,同时也加深了对于这本书的理解,但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对于本书更多的无知。因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了自己对于知识的吸收,领悟和阐述出现了问题。特别是在阐述的这个环节,还有很多需要提升。这就说明有时候也许自己知道一个知识点,但是要把这个知识点告别其他人,让别人也能够可理解,或者更便捷的理解,这是一门艺术,而自己需要做的还有太多。
此外,还想明白一个问题。喜马拉雅和各类app上面的读书会在现今非常的火爆,之前我一直认为是因为现今大家都被互联网和碎片化的时间包围着,没有时间和心思去看一本大部头的好书,因此读书会正好抓住用户这个痛点,才有今天大行其道,遍地开花,我自己就是深受其影响的人,也才会做了昨天的读书会。
但我发现,我只知其一,另外还有一个点我之前没有考虑到。这就是,大部分的读书会对一本书的解读通常时间都是40分钟到一个小时。当我们还没有认真的去看这本书之前去听读书会的解读,你会发现受益良多,很多新鲜,脑洞大开的知识点和认知会让你瞬间就觉得整个人的知识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升,你甚至都会认为听过牛逼人物的分享,你已经抓住了整本书最核心的内容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愿意付费购买读书会年费的一个重要心理,我承认我就是因为这个去升级成为年费读书会成员的。确实牛人会帮你总结出来,甚至还会加入一些他个人对于本书的理解会让你脑洞大开。但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当时你听得很激情,受益颇多,一旦时间拉长,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以后,你对于那本书的认识,就只会剩下几个模糊的概念,或者读书会上几个有意思的案例。至于那本书最核心的内容,你根本没有理解,你看到的只是表象而已。
读书会吸引和引导用户加入,必然要找一些好书,并且去归纳总结一些最精彩,最能打动你的内容,这就跟咪蒙的软文一样。但读书会只起到一个吸引你的作用,他无法代替去你阅读和理解一本书。因为在短短的1个小时里,无论是多牛的人,都无法把整本书所涉及的要点都告诉你,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把整本书的知识框架梳理一下,帮你总结出几个核心点,并就此展开一些解读,一般情况下会以故事或者案例的形式帮你加深一下理解。而要讲完整本书,可能再多给10倍的时间也是不够的。这也就是我昨天在做读书会之前没有领悟这一点,妄图让听众更多的理解这本书,而且还加入的讨论和解答听众疑问,这样就极大的拉长了读书会的时间,也让自己无法按照预定的计划开展下去,从而让自己大脑超负荷运转,结果导致虎头蛇尾,草草收场,这算是这次读书会的一个教训和领悟,而接下来要不要继续开展下去,以何种形式去做,这个仍然有一些疑惑。此外,也提醒大家,如果我们全靠读书会来吸收知识而不去认真的好好阅读几本好书,那么我们的知识只存在一个表象和一大堆有趣的故事里。这也许只能暂时蒙蔽我们对于无知和社会压力的焦虑感,却无法迭代我们的认知,升级我们的系统。最终连吹嘘的需求都没法得到满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