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庆会,持续原创分享第912天,2020年9月23日
今天早晨的微课,基于《建立新的亲子关系模式》这个小主题,围绕“指导”和“引导”两个关键词展开学习。
在家庭教育中,于家长而言,指导和引导,哪一种方式来的简单一些呢?估计很多家长会回答“指导”。
是的,当发现孩子的问题或困难的时候,我们以自己的经验和经历,直接告诉孩子怎么去做,直接把方法告诉给孩子,问题就能比较快速高效地解决,因此家长把指导用得比较多,用得多了,也就成了一种教育习惯。遇到事情便直接告诉孩子你应该怎么做,你需要怎么做,然后直接教方法。
从解决问题的层面来看,这样也无可厚非。但,从培养孩子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看,这样的方法就需要优化和调整了。
因为在指导的教育模式下,孩子是处于被动状态,家长是专家者角色,家长教孩子照着做就可以了,孩子缺乏思考能力以及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孩子长远的发展是不利的。
我们再来看看“引导”有何不同?
在家庭教育中,正确的教育方式是倡导“双专家”模式。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家长和孩子同时都是专家。
家长是引导孩子思考的“专家”,家长要做的就是起到“水引子”的作用,不断地去启发孩子遇到事情怎么想,怎么做,怎么看待等等。同时,孩子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具体的问题到底怎么解决,需要孩子自己来思考和付出行动。在双专家模式下,家长和孩子各司其责,家长只是身后一步引导,解决问题的主角儿是孩子,承担问题责任的主角儿也是孩子。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孩子会有更多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遇事担当的能力!
比如,当孩子遇到了具体的问题,不小心把某同学给划伤了。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好双专家模式?
家长首先平稳自己的情绪,充分倾听孩子把事情说完。倾听过程中不打断,不评价,不否定。听完之后给予孩子理解和接纳。进而启发孩子思考:遇到这样的事,你是怎么看待的?这个事情给你的同学带来了什么样的困扰?给你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困扰?打算怎么去处理这个事情呢?以后如果遇到类似的事情,我们采取什么不一样的方法,可以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或者少发生?等等。最好不要直接告诉孩子,你应该去赔礼道歉,你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补偿,等等。
教育孩子的目的,不是不断地去帮助孩子解决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因为孩子的事情是永远解决不完的。家长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在具体的事情上做好引导,让孩子拥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好每一件事情,让具体事件的处理留存意义,让孩子学会融会贯通,从处理一件事的方法延伸拓展至处理其他事情。
因此“引导”是具有极大的教育功能的,它教给孩子一种能力的提升,这正是教育所需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