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880
昨日紧急下乡,工作的重点是健康扶贫。主要是了解健康扶贫方面,每个村是否配齐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情况,以及扶贫对象对健康扶贫的满意度等。
下乡地点是白马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方式是随机抽取2个村,查看村卫生室,每个村随访4户贫困户。
抽取了白马、仁福两个村。通过现场查看,了解到两个村的村卫生室都建在了村部,具有执业医师证的村医配备齐全。这些年,按照“强基层保基本建机制”的要求,村卫生室在项目建设方面都达到了要求。
但按照村卫生室“五室分离”的要求,还存在不达标。具体体现在村卫生室许多基本的医疗设备没有配齐。这是因为这两个村都重在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业务这块基本没开展。群众有病,大多是到附近的市直医院就诊。
上户调查的八户贫困户,全都是老人,因为年轻些的全都外出了。在家的老人,好几位都80多岁了,一个个看起来精神很好,也很健谈。有一位84岁的老人,每天还可以骑着自行车,在街上来去自如。
问他们认不认识乡村医生,对乡村医生满不满意时,他们几乎异口同声讲的都是“满意”。“有什么不满意呢?现在党和政府这样关心我们。看病不要钱,还有乡村医生经常到家里来量血压等。我没有不满意的。”一位老人说道。
看病不是不要钱,而是针对贫困户不要交押金了,出院时报销比例可达90%。一般的疾病,贫困户都看得起病了。这是健康扶贫最大的成效。
深深感到,在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离不开乡村医生和家庭医师扎实有效的工作,他们是扎根基层,离群众最近的“贴心人”,也是守护群众健康的第一“门神”。他们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直接影响着群众的感受。
调查的两个村,通过贫困户的口中,我们知道了两个被群众争相称赞的村医。其中有一个村医,每次上户开展健康服务,都要带上小凳子小桌子等,为的是“不麻烦群众”,“宁愿多带点东西”。于细节处见精神。
冬日暖阳朗照,乡村里的一切明亮而温暖,特别是不时闪现在农舍村边的一簇簇明艳艳的菊花、红艳艳的鸡冠花、月季花等,都在阳光下恣意地尽情绽放着,让人的心情无比愉悦,感到欣喜。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好日子,就是此时此刻的这一片“艳阳天”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