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股市在2008年之后就没怎么雄起过,收割韭菜也已经成为了千万人的口头禅了。
收割韭菜意为散户投到股市里面的钱被一次一次的缩水,钱也不只是缩水不见了,而是被某些特定的人赚走了(姑且把他们叫做股市的吸血鬼), 形象地说就是散户的钱被收割了。
收割之后,韭菜还得长啊,就好比散户在下一次把自己赚的血汗钱投入到股市抄底的时候就是韭菜重新长起来的时候,股市里的那批收割韭菜的人这个时候就又开一重新收一茬韭菜了。
经过各种证明,韭菜理论显得非常得高明。
其实被收割的不只是散户,许多大户中户的状况也是如此。
理论上说,股市是该国经济的晴雨表,经济好,股市一般来说也好,经济差,股市应该也会下落。
可是中国的股市,不管好与坏,都是以收割韭菜为目标,和国家经济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君不见中国股市的行为,投机行为盛行,各种追涨杀跌,各种微信,微博的小号,到处私底下发展炒股群,他们的出发点就是老百姓也很投机。我就经历过这样的炒股群,群主就是号召群里面的成员去买某只股票,说能涨多少,也许有一次成功了,就一遍又一遍地给自己造神,让自己堪比巴菲特;如果推荐的的股票让大家亏损很多,就从来不提,这种带选择性的遗忘避免影响到他们的造神运动。 据我追踪的结果发现,大多数跟随的股民都成了股票冲高出货的牺牲品。
既然追涨杀跌的短线行为不好,那么长期投资呢?
长期投资也是个屁,也许运气好,可以碰到一个好股,但是运气不好,股价从头斩到脚踝的机会有的是。在中国股市,分红也是比雁过拔毛还难,10000块钱的股票,每年分个几十块的都算大方的公司。低分红外加股价上的损失,长期投资看似一点点吸引力都没有。
在我们的记忆里,中国老百姓不怕吃苦,艰苦朴素,也善于储蓄,有钱也不舍得花,每次有收入后,都会把大部分钱存进银行,获取一定的小额利息。年龄越大的人,这个特征越明显。
其实国家是不希望老百姓把钱都存起来,因为那样钱流通不起来,消费上不去,流通货币变相地变少了。所以股市就是一个吸纳老百姓手里的钱的好地方。
如果有牛市的时候的赚钱效应,那么老百姓就会把钱放到股市里面去博一下。在这里要注意到,中国老百姓虽然艰苦朴素,也会有其他方面的特点,比如说大多数老百姓在吃喝上还是舍得的,在营养品上是舍得的,此外,还有一定的赌博倾向,譬如过年过节之类的聚会,老百姓喜欢去玩麻将,还要凑上金钱赌上一把才过瘾。
因此在牛市的时候,让那些靠炒股暴富的事迹多传播一些,那么老百姓就会觉的自己的钱不放股市就是贬值,从而不得不买股票搏一把。
在熊市的时候,通过媒体告诉老百姓股市的底部到了,最典型的是名嘴李*霄提出来的三番五次的各种名目的底: 婴儿底,钻石底不一而足。 被套牢的老百姓听到底部的来临,一定是心有不甘,一定会在有余力的时候,把剩下的钱或者新的收入不断地买股票以期得到解套; 而从来没参与过的老百姓也会凭着大概率会赚钱的抄底心理,掏出自己的存款跑步进入股市。
说到底,不管牛熊,老百姓随时都有可能掏出自己的存款,然后被当作韭菜,一茬一茬地被收割。
假如我们是一个旁观者,看到老百姓的这种日子,会不会觉得很可悲?天天上班劳作,赚取收益,然后满足了一个基本的需求(不敢有大的需求,因为艰苦朴素的习惯),然后把钱丢给了股市的吸血鬼们。
用一个简单公式来看目前的散户的状态: 一辈子劳作 = 艰苦日子 + 对股市的心理焦虑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换一个公式来表现自己的未来的状态呢?
一辈子劳作 = 好日子 + 心安的幸福心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