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应该是一个很古老的日子,在纪念屈原或者伍子胥们之前。至少,与同时代或者少晚一些年的田文出生于五月初五日,他的父亲是以五月初五日出生的孩子会“妨”父亲的名义而下令放弃的。
五月初五日,显然在纪念之外还有别的意义!
端庄的日子又过去了!
我可以沿续一下这种端庄,且纪念一个人。
我的这一生,会永远纪念这个人。直至我的生命终结。
我爷爷!
最近的出行,竟然两次都牵扯到了我爷爷。就是出行的过程中,睹物思人的那种。
在翼云山上住着的两位老人之一,男老人姓沈,今年应该九十岁往上的年纪。
前几年在山上陪行他挑水,感叹他腰板硬朗。当时的聊天中,他说他当过民国大佬张锦湖的“小”跟班。我理解的是年龄小。
这一次,因为老人的记忆太好,聊起来几十年前的事,海阔天空天马行空。同行友知道一些我的家史,是怂恿我试试水。
我说:老人家,我爷爷建国前就在这里工作,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
我报上我的姓。
老人止了上一个话题,马上对上号。又侃侃而谈起来。
我止了他一次,说是要录音录像。也并没有止住了他的叙事。
他提到布鞋和粪杈子。这是我从小就知道的我爷爷的标配。
前几年,也从赵庄96岁赵忠朴老人的口中听到过。如一个通稿。
如果再之前,这稿子出自我的亲人,那基本没有什么可信度。而之后,接三连四从陌生人的口中叙述出来,显然是可信的。
1976年我奶奶去世前的某一年某一天,我因为孩子的好奇,趁奶奶不注意打开了我们家的衣柜,翻出来奶奶一直藏着的一些东西,我爷爷的遗物。
不想,还是被奶奶发现了。她老人家非常恼火,抢过去点了火。我愣了半天,从火中又抢出两个本子,一个是日记,一个是我爷爷的自传。
奶奶竟然也没再做什么。我留下,就留下了!
我爷爷的自传里提到1938年日本人进来后,他和同伴到滕县南塘找义勇军,被张光中谈话要求回乡抗日。我爷爷回到微山南庄,拉起一支抗日游击队,抗了几年!
这次,前天,我们去了一次南塘,见了当年义勇军驻地的遗存。
南庄的游击队,没有任何史料记得。大概,只有这本我留下来的我爷爷1947年写给组织的自传,记了这么一句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