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愉悦平和的心态渐渐老去。
一百一十一分钟后,我看完了她。电影《归来》,张艺谋时隔三年的作品。三年前我同样坐在电影院看着同样是改编自严歌苓小说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只是那时我未高考,未曾离开家乡,山不是山,水不是水。
电影的结尾没有一句台词,陆焉识举着写着自己名字的牌子等待着那个永远不会等到的自己,冯婉瑜坐在小三轮上痴痴的守候着那个陆焉识。一个明了却无奈,一个糊涂却期许。在黑色铁闸门关上的一刹那,两个人定格在了门缝里,第一次我感觉他们如此和谐,如此温暖,即使在下着雪的寒冬。李安说《归来》的味道在结尾处慢慢体现了出来。作为一个电影爱好者我也曾对电影结尾处有点自己的揣测,不知道黑色铁闸门关上的刹那是不是从某种角度代表婚姻,钱钟书围城中的婚姻。当然这种揣测毕竟不积极向上,我们更多的是关于爱情和陪伴的思考,以及大时代背景中关于小人物生存的思考,拉美那边有本叫《霍乱时期的爱情》的书,即是关于此类话题的探讨。
或许是出于都是陕西关中人的缘由,对张艺谋有种亲切感,所以他的电影基本都看过。这次的电影似乎是他作为一个导演的某种回归,回归初衷。这不禁让我们想到电影《活着》。只是这次他内敛了许多,自然了许多,没有太多煽情的渲染,更没有了他最擅长的色彩渲染,调度。只有了平实的讲述。
《红高粱》是血红的悲壮,《英雄》是诗意的武侠,《归来》是温和的平淡。正如张艺谋所说平淡,温和才是真正的生活。
其实自英雄后张艺谋开始了另一种尝试,浓墨重彩的张艺谋氏大片时代来临,《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等等。明星,大场面,烧钱,缺乏内涵,这些成了张艺谋电影的代名词。而张艺谋本人也为自己的奥斯卡努力着,挣扎着。奥运会等等一系列与官方合作的作品更是将他推到了金字塔尖。人是怕出名的,尤其搞艺术的。超生,这倒是个什么事吗,可惜你在中国超生就是个事了,如果你是个名人在中国超生就有点事了,倘若你是名人在中国超生被大家都知道了那就真摊上大事了。我们只是个拍电影和看电影的关系。张艺谋在一次访谈中被问及怎么做到现在这个程度的,或者说如何成功的,张艺谋说他学会了妥协。
这部电影可以算是为数不多的正面反映那个年代,那个总被回避的年代。单就这点我们就可以确信这是部诚恳的电影作品。作为一个内心也有点电影梦的年轻人,我以为这算得上张艺谋的代表作品了。
再来说说这两位主演,陈道明,巩俐。他们的演技,电影界的地位都已不需证明。张艺谋说他觉得一个好演员就是‘张弛有度,收放自如’,这点巩俐做到了。而陈道明所扮演的陆焉识给整部影片又提升一个档次,每次陆焉识见到冯婉瑜都有不同的情感层次,而每当我感觉陆焉识的感情要爆发时,陈道明却总是收住了,而且一直保持到了结尾。这一下就和一般演员拉开了距离。或许那种无奈的爱只有到了某个年龄阶段后才可体会得到。整部影片台词不多,这就更需要演员的表演功力以及导演对整部影片的调度。影片另一个亮点便是谋女郎,这次她叫张慧雯,第一感觉这姑娘真漂亮,演的也不错,毕竟这是人家处女作,我们也不得不佩服张艺谋对演员的挖掘。
我们暂且谈到此处。
山依旧是山,水依旧是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