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成语叫“开卷有益”,也就是说读书必有所得,但是这前提是开卷的方法是正确的,就是说如果我们的读书方法不对,或者说对书的理解吸收不够,那么阅读的结果就不能保证我们有益了,或者有益也只是一点。郭沫若老先生有一首关于读书的诗“蚕食桑而吐丝,蜂采花而酿蜜。牛吃草而出奶, 树吸壤而生漆。破其卷而取神,吮其精而去粕。融宇宙之万有,凭呕心之创作。”,诗里简单明了的指出了他对读书的看法,阅读一本书最重要的是消化吸收。那怎么消化吸收一本书呢?日本作家大岩俊之在《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就分享了他对如何将书有效地理解吸收为己用的方法。
日本作家大岩俊之,Role Job法人,研讨会培训指导。2010年独立创业以后,身兼数职,担任职业咨询师、培训讲师和读书研讨会,开展大量关于读书法“缓速读书”、思维导图、各种记忆术等讲座活动。但在此之前,大岩俊之从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销售职业,前前后后一共做了15年的工薪族。但是为了实现他的创业目标,学生时期也是不爱阅读的他开始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在学习总结前人经验的同时,他也学会了不少实用的、好用的读书方法。
《实用性阅读指南》介绍了大岩俊之在创业时阅读大量书籍所总结下来的阅读技巧,书的大致内容分为三个部分“怎样有效阅读”“如何记住所读”和“要如何行动起来的方法”。大岩俊之在讲解方法的时候穿插如何运用这些方法的经历,向我们讲解了如何将读书变成一件有效率的事情,怎么做笔记,怎么运用思维导图帮助我们记住读过的知识,最后以他自己的目标“成为一名讲师”为例子一步一步跟我们如何解说如何操作的问题,在书的最后一章还介绍了他个人运用读书步骤的阅读的实例。
下面是我个人总结的关于阅读的三个重点。
不要陷入“通读”的牛角尖,效率式阅读才是王道
很多时候我们阅读一本书最大的坎就是,自己的心理关,阅读时总觉得自己要从头到尾地读完一本书,要全部理解才行,这无疑让自己产生了很大的心理负担,叔本华在《论读书》里就曾经说过,要求读书人记住他所读过的一切东西,就像要求一个人把他所吃过的东西都储存在体内是一样荒谬。所以我们作为读者,在阅读之后记住自己感兴趣的部分,那么我们的阅读就成功的、有效率的阅读。如果我们内心总是暗示自己要从头到尾通读完全整本书,详细到书上的注脚,很有可能最后阅读的结果可能是买了书不读或者读到一半就放弃了。在《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里,大岩俊之就将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累托提出的“二八定律”运用在阅读一本书上来,也就是一本书的最重要的20%内容,会占整本书80%内容,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去提炼要点再去进行吸收、理解、记忆。
还记得那些年老师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吗?
一提到“如何记住你看过、读过的书”,很多人都会说记下来、做个笔记。没办法,我们不是天才,没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能力。而做笔记就是帮助我们理解记忆的致胜法宝。我在读完书之后做的几点关于做笔记的总结。
做笔记前的准备动作
·在读的书上用划线、标记号、注明文字、贴便签、书页折角等方法标记重点内容。
由于在书上做笔记是涉及书的干净问题,大岩俊之就提出来“不借书”的建议,如果是不属 于自己的书,就没办法在上面随时记录自己的想法了。
开始制作笔记
·记录书的基本信息:本书书名 作者 制作笔记的日期 读书开始日 读书结束日
·整理书的主要内容:
① 直接摘录一部分内容;书上一定会有些你认为特别重要的部分,或者总结了作者主旨的地方,这是可以直接摘录下来的,但是要注意,不要一抄就抄个十几二十行的,至少要控制在3至5行就好了。摘录的页码也要记录下来。
② 做摘要,分项罗列;
③ 写下自己的感想。这一点非常重要,阅读能帮助我们积极地思考,也能加深我们对书的理解。
·如何手绘制作思维导图
我们一般见到的思维导图都是电脑或者手机的软件直接生成的,大岩俊之在《实用性阅读指南》里介绍的是自己动手画出来的思维导图。个人觉得这个好就好在你可以在一遍做思维导图一遍整理自己的思维,因为是自己画的思维分支,所以也会尽可能的简化,用简短的言语总结大篇幅的信息。不过无论是手写还是用电脑制作的思维导图,最终都是帮助我们记忆,用哪一种就看个人方便和喜好了。下面是关于如何制作大岩俊之的手绘版思维导图。
1)准备工具:A3以上大小的素色纸张或者素描本、6颜色以上的水性彩笔、一本已读完的书
2)大岩俊之把思维导图大致分为四个大方向:书的基本信息,阅读这本书的目标有哪些,自己看完书后做出的相应解答,最后是自己的总结。
《实用性阅读指南》里大岩俊之做的思维导图无论是书、笔记还是思维导图,我们都别忘了“温故而知新”,因为再一次的阅读可以帮助我们能更清楚地了解作者的想法,触发更多的思维点。
行动才是成功最后的敲门砖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上得来的知识再丰富,但是想要透彻了解还是需要我们行动起来,就比如一本教你如何记单词的文章,作者将自己多年的经验总结下来,就算方法再怎么好用你不去实践,你的单词量还会是原地踏步。我们的毛主席也曾多次谈到,读书要注重理解和运用,不要死背教条,脱离实际。央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白岩松,他在创办“东西联大”的时候给学生们写的校训“与其抱怨,不如改变;想要改变,必须行动”,行动起来才是追求你目标的不二选择,牛顿只有一个,树上的苹果不会自己掉到你的头上,你要做的就是将获得的知识方法付之行动。
读书是我们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书本穿越时间的限制,向我们传递了各方智慧。但是到今天,我们很多人很难在工作学习的压力之下找到合适的方法来获得知识,但是我们需要的知识量只增不减,实用性阅读似乎是把读书变为了一件具有功利性的事情,好像是为了获得什么才去读书,但是我想说,我们读书本身就为了寻找些什么。
个人为《实用性阅读指南》做的思维导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