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我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一只南美洲的蝴蝶在亚马逊雨林煽动了几下翅膀,两周之后在美国引起了一场龙卷风,我们这次不是要讨论气象学怎么样,而是谈一谈我们的决策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生活中的我们的决定同样有着蝴蝶效应般的效果。
我们此时做的决定,对未来产生的影响可大可小,我们也不知道这是好的还是坏的,那么我们能做的就是对于下决定之前要如何慎重深入去思考,就像你做一道选择题,四个选项选一个,谁都会,但是你能确保自己得分吗?而美国作家斯蒂芬·P·罗宾斯的《做出好决定:理性掌控工作与生活》说的就是我们在写下答案做决定之前该如何思辨问题。
说到斯蒂芬·P·罗宾斯,大家对他的印象更多是来自于他连续数年畅销不衰的《管理学》,身为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的权威教授,罗宾斯也是个兴趣广泛的博士,对于决策方面也有多年研究经验。《做出好决定》就是基于他多年的研究和总结多位知名学者的研究成果写出来的,内容兼具知识性和实用性。
生活中的决策大到在哪里买房,现在要不要创业,小到今天吃什么,明天几点起床,所以很多时候,你生活的质量可能跟你做的决策息息相关。《做出好决定》在总结众多决策例子的基础上告诉我们理性决策的重要性,如何克服大多人在做决定时可能会犯的错误,并提出了怎样让我们的决策更加完善和高效的建议和技巧。人生都是在不断的决策中度过的,虽然说一个决策最终的结果形成还要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但是我们要让自己的决策靠近预期想要的结果。
别跟我说你是一个感性的人,我教你怎么理性决策
我最怕劝人了,每次跟人家说:“你要理智点!”的时候,人家会回我,“不好意思,我太感性了”,好的当我没说过话。毕竟理性的人不需要劝,不理性的人劝了也没多大作用。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在面临重大决定,甚至可能会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会恨不得自己多长几颗脑袋帮自己思考,理性作为良好决策的基础,那怎么才能做好决定,做出理性决定呢,《做出好决定》里面就给我们总结了 6 个标准步骤:
1.识别和确认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就是找出问题。
2.确认决策标准。虽然说问题不应该有标准答案,但是你得知道那根线在哪里,规矩还是要的。
3.评估标准。标准是自己定的,很多时候会带有个人主观因素,这个时候就需要二次三次来评估自己做的对不对了。
4.制定备选方案。行动起来。
5.评估每一个备选方案。就像做题,回头检查最重要。
6.选择得分最高的方案。优中选优,人之常情。
《做出好决定》里头有句话叫“你用永远都不会获得决策所需要的所有信息。如果你获得了所有的信息,那么这就是一个已知的结论,而非决策了。”说得非常在理,我们的每一次决定都算是“黑暗中前行”,所以要花费足够的时间精力心思去思考然后做决定,为的就是不要掉坑里。
经验是把双刃剑
老话常说“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还有大人在劝小孩的时候常说的“ 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 ” 说的都是经验给我们带来的好与不好。 我们有时候做决定特别想向经验丰富的前辈请教,为的就是减少可能带来的风险。但是请教的同时,你一定要了解的一个事实就是所有人的认知都是带有偏见的,这个偏见往往就来源于人的经验。否则你可能要承担的是更大的风险。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说的:“ 人们依据有错误的和不全面的信息概括而来的,针对某个特定群体的敌对的或者负向的态度 ”,这句话说的就是因为某些经验给我们带来的偏见,所以你在做决定,或请教别人的时候一定要警惕经验所带来的信息,不然等你产生偏见却又不及时纠正,那做出来的决策可能要靠运气来挽救了。
学会原谅自己,是人就会犯错
美国著名作家阿尔伯特 · 格林 · 哈伯德就说了 “ 生活中你能犯下的最大错误是担心自己还会犯错误 "。 福特汽车老板的公司成功创办之前倒闭过两次,现在火的不要不要的戴森吸尘器,也是詹姆斯 · 戴森当年推翻了无数次制作原型,花光了自己15年积蓄做出来的,还有球星迈克尔 · 乔丹,高中还被篮球队除过名,成功之前都是要冒着失败的风险的,但是你可以选择把失败当做可以一次错误操作,将其当做可以借鉴的新信息,重新出发。失败了,犯错了,没什么大不来了,重要的是要朝前看,不断的寻找小的成功或者小的进步。
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要小瞧自己走的每一步。《做出好决定》帮我们把理性决策步骤列出来,总结别人做犯错路上的经验,将认识上的偏差和误区告诉我们,教会我们如何高效决策,为的是让我们提高决策能力,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既然我们有机会去接近最优的结果,那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今天你站在哪个位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下一步迈向哪里。生命不是一个短程赛跑,如果你能从内心深处激发出力量,对每一个决策抱以理性态度,高效决策,那么我想没有任何一条路会显得太遥远。愿你积沙成塔,集腋成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