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送别沈力

作者: 追阳葵花 | 来源:发表于2020-07-29 17:08 被阅读0次

沈力,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中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第一位电视节目主持人,2020年7月28日因病在北京离世,享年87岁。

25岁的沈力成为中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50岁时担任首个电视专题栏目《为您服务》的主持人,成为中国电视主持的先行者,60岁时返聘主持《夕阳红》,被观众誉为“良师益友”。

昨天,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44周年。著名主持人沈力逝世的消息,是今天看新闻才得知的。

夕阳红

1983年开播的《为您服务》,那时我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儿呢。也正是通过家里的第一台索尼黑白电视机,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霍元甲》、《陈真》、《花仙子》等等,都是在那小小的方寸之间传递进我小小的心房,而每天定时播出的《为您服务》,一到时间,这个满头卷发的人就端端正正坐在那里,说着我并不感兴趣的东西。草草听几句,立马换台看喜欢的动画片。

因为母亲也有一头好看的自来卷发,沈力的那头卷发记忆最深。因为母亲也有深陷的眼窝,沈力的眼窝让小小的我印象深刻。

1993年开播的《夕阳红》,那时我上初中了。乔羽作词、张丕基作曲的《夕阳红》,由著名歌唱家佟铁鑫演唱,每次节目伊始,都会听到这首温馨的歌,而我正是放学回家吃晚饭,然后去上晚自习。

当时的我,不懂什么是老龄化社会,只是觉得这个节目太适合老年人看了,而沈力留下的印象最深。

而主持人这个职业更是压根和我没有关系,只是觉得能在荧屏前将自己展示给亿万观众的人都是了不起的人。真正深入了解这些电视人,还是从杨澜、敬一丹等央视著名主持人的书作中慢慢了解的。

今年年初,主持人赵忠祥逝世,昨天沈力离世。感觉一个时代就这么过去了,这些故去的人真的是带走了一个时代的记忆,而这些回忆只有走过来的人最清楚。

再看看当下的传媒业,都是年轻有为的后浪和新生,风格各异不拘一格,又是那么多才多艺。虽然不怎么看电视,但也非常感叹。想起去过中国传媒大学(看看各个城市的大学校园是多年保留的习惯),想起从这所大学走出的著名电视人,这样的心灵之旅真令人感叹。

听一听佟铁鑫的《夕阳红》,那么深沉。我现在还不是看《夕阳红》节目的时候,当我老了,我也会小酌清茶坐在电视机前的,这个场景估计要再过30年吧,那时是真的走不动啦。

感谢沈力,一路走好!

我真的觉得,人活这一辈子,不是千篇一律的一生就好,留一点能值得人称颂的念想,挺好。

一路走好,沈力老师!

配图选了一张自拍的夕阳旧照,拍摄地点是唐山南湖,拍摄时间2018年1月13日。夕阳红当永远记得!

夕阳红——佟铁鑫

声明:文章图文均为作者“追阳葵花”原创,未经允许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引用转载!

相关文章

  • 【随笔】送别沈力

    沈力,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中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第一位电视节目主持人,2020年7月28日因病在北京离世,享...

  • 与你共情,是我罪名(下)

    第24章 沈嘉禾送别会 沈家的事情令人唏嘘。 沈家的丧事是由沈毅的兄长,沈嘉禾的大伯代为处理的,沈家剩下的那点家底...

  • 走近大丰港实验学校

    随笔组汇报 杨忠琴教育随笔让我改变 随笔收获多,只要有行动,就有收获。 沈莲汇报随笔,每天随笔撰写,收获颇深,每的...

  • 送别随笔

    郝老师您好,-路顺风,忙碌的身影终于有空回到那遥远的故乡。八年之久的曰子在有故乡却因行四方,而远离故乡的...

  • 随笔·送别

    莫嫌酒淡菜寡味,且看云远雾凄迷。 两三杯后少言志,不落眸程月初新。 君饮甚,君饮甚,浮欢在夜夜潋潋。 折柳下壶出陈...

  • 【随笔】送别

    今天是小年,也是单位欢送一位老同志,开启退休后人生新篇章的日子。在大家纷纷送上祝福的时候,我也利用短短的一段时间,...

  • 【随笔】送别

    父母要回武汉了,我陪着他们坐地铁,随便聊着天,不知不觉就到了火车站。 检票口外竖着栏杆,保安在一边,示意让父母他们...

  • 【文字之光】|让孩子都有体验机会,劳动教育就会落地生根

    闲暇时,读到小沈老师写的“给孩子一次劳动机会”的教育随笔,突然就想写点东西。小沈老师的这篇随笔中心点抓的很好,就围...

  • 随笔系列-送别

    随笔系列-送别 2019年8月 快要结束了,我在上海又少了一个可以说话的人,他为了追求心中挚爱,裸辞毅然南下。 你...

  • 生活随笔|送别

    焦点中级坚持分享801天,2022年9月29日 朋友国庆节后要去市里上班,将开启一段美好的人生历程! 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送别沈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hxk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