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母亲看有人上门,又切了几块西瓜出来。几个村民尝了西瓜,一致觉得西瓜好吃,就来到车前开始了挑瓜。碧绿的西瓜,又大又圆,身上的青纹清晰可见。他们有的用手拍瓜,有的弓起两个手指在瓜上敲几下,还有的直接看瓜蒂,不一会儿每个人就用自己的方法挑了几个西瓜出来。接着就是装袋,称重。
他们将西瓜背回家之后,不一会儿又背着晒干的麦子或玉米回来了!这就是大人口中所谓的“换瓜”,一斤西瓜多少斤麦子或多少斤玉米,等价交换,谁也不吃亏。
等这批大人离开之后,父亲就跟卖瓜的两个哥哥一起,将车开到了村里的大路中间。然后开始了吆喝:“换瓜啦!换瓜!又大又甜的西瓜!”
不一会儿,站在村上闲聊的村民、玩耍的孩童或在家忙活的大人,听到声音都围了过来。村民一过来最关心的问题肯定是瓜甜不甜,好不好吃。两个哥哥也是明白人,当即就徒手打开了两个瓜,接着掰成几块,往一人手中递过去一块瓜,说:“来尝尝……”
村民们跟父亲打着招呼,询问着这瓜的来历,父亲说道:“这是夏庄的瓜,昨天刚摘下来的……”夏庄是我姥姥村的名字,村上很多人都知道,那个地方盛产西瓜,土地也适合种瓜。
众人尝了瓜,纷纷开始了挑选西瓜,有的孩子飞快地跑回了家,去叫自己的父母来换瓜去了!
父亲他们忙活卖瓜的同时,家里的母亲和奶奶也开始张罗着准备午饭了。母亲念叨着说,娘家那边来人了,午饭肯定不能随便对付。于是当即去了美丽的姥姥家,也就是卖肉的李大伯那里割了两斤猪肉。
接下来母亲又忙着擀面条,说中午就吃捞面条吧,炒点西红柿、鸡蛋和猪肉当臊子。捞面条离不开臊子,更离不开蒜汁。奶奶拿了一个碗和两头大蒜开始了剥蒜。
“落落,你去后院的你秀母家去摘点五香叶,回来好做蒜汁。”母亲吩咐道。
我之前和母亲一起去过秀母家,所以她一说我就知道了。我家房子的正后院是李二狗家,李二狗和我年龄相当。他家的隔壁就是母亲说的我秀母家。
秀母家没有院墙也没有大门,所以远远地就可以看见她院子中的菜园。碧绿的、青葱的各种青菜,或许是因为经常浇水的原因长得十分茂盛。
我没有看到秀母的身影,便喊道:“秀母,秀母!”
不一会儿一个五六十的女人从灶房走了出来,看到我笑道:“落落来了?吃饭没有?”
“没有呢!我妈今天中午要做捞面条,让我过来摘些五香叶。”我说。
“摘吧,摘吧!”秀母笑着说。
我来到那几棵五香叶前,便开始了采摘,不一会儿两只小手就摘满了!
回到家,奶奶已将大蒜剥好。母亲递过我手中的五香叶洗干净后,奶奶就开始了捣大蒜。那是一个很大的蒜臼,是用石头做的,又硬又重。
奶奶先放入两颗大蒜、一些五香叶,又加入一勺食盐,就开始了捣蒜。等差不多捣碎的时候又放入几颗蒜,一些五香叶。如此几次,直到全部捣烂、捣碎,才将它们全都弄到碗中。接下来加入一些清水,倒上一些香油,搅拌均匀,蒜汁就调好了!
待母亲擀好面条、炒好菜,父亲他们还没有回来。母亲正要哥哥出去看看什么情况,大伯回来了!
“还余一些没卖完,他们去穅庄卖去了!”大伯说。穅庄就是我们隔壁村。
本以为要等很久,没想到父亲他们很快回来了,说西瓜卖完了!大家听了都很高兴,母亲让他们先去洗把脸,说:“菜都炒好了,我赶紧把面条下锅,马上准备吃饭!”
那顿饭我吃得很香,因为有我心心念念的猪肉,还有我喜欢吃的西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