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在陕西民间,给娃找媳妇, 有“一看窗子二看帘”的说法

在陕西民间,给娃找媳妇, 有“一看窗子二看帘”的说法

作者: 剪纸折纸趣手工 | 来源:发表于2020-12-01 15:33 被阅读0次

    陕西位于黄河流域,在这里有我们的祖先轩辕黄帝的陵墓,有仰韶、龙山文化以及商周文化的遗址,并有许许多多的汉代墓群。 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和古丝绸之路也在陕西经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在此曾繁荣昌盛,都直接对陕西的民间艺术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宋元时期,由于天灾人祸,加之交通的闭塞,致使陕北经济、文化等方面与内地发生了隔离,外来的经济、文化对这里的影响在缩小。包括剪纸在内的陕北地区古老的风俗习惯和民间艺术,也就在这个特殊的地理及文化环境中,被独特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淳朴、善良的陕西农民为求四季平安、五谷丰登,为了追求超越自然的力量并征服自然的灾祸,人们崇信巫术,请神汉、跳傩舞。每逢新年佳节,人们会闹起社火、吹响唢呐、敲起锣鼓、接祥纳福。

    因此,陕西黄河流域的剪纸从内容到形式同其他地区的剪纸风格有着明显的不同。它的功能以自我欣赏和装饰美化自己的环境为主,不受商品价值和政治方面的影响,随心所欲,剪纸的表现手法简练,体现出它的随意性、意象性和抽象性。

    陕西的剪纸在艺术风格上是单纯、概括、淳朴和庄重,讲究剪纸本身的文化内涵。其中,陕北民间剪纸在内容上,始终围绕生产、生活、生命三大主题,流传在这一带的巫俗剪纸和民间用于招魂辟邪的抓髻娃娃剪纸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抓髻娃娃它的基本特征是正面站立,圆头、两肩平张,两臂下垂或上举,两腿分开,手足皆外撇。抓髻娃娃有性别之分,一般多为女性,也有不象征性别的。

    女性抓髻娃娃头梳双髻或双辫,头立双鸟或戴花冠、花蔓或双手外撇或上举,或双手抓鸟,或一手抓鸟抓兔,或一手抓鸟抓鱼,或双手抓鱼,或双手举莲。还有双襟双鸟、双膝双鸟、双足双鸟、双脚蹬兔等。

    男性抓髻娃娃为圆头或一长辫,或戴圆形尖顶帽。双手外撇或上举。有的腹下垂阳饰象征男性的牡丹、云勾纹等图案。

    古时的陕北农村,在其独特的自然地貌和艰难环境中,人们考虑最多的是生存繁衍,所以每当谁家娃娃有病后,有钱的人家或者孩子病比较重的,就请巫师来帮忙,巫师就用黄表纸剪5个或7个手拉手的抓髻娃娃,用来辟邪招魂。

    跟我国其他大部分地区一样,陕西的剪纸也大都出自农家妇女之手,不过其淳朴、粗犷、简练、明朗的特点,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她们创作的剪纸饱含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和强烈的感情色彩,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具有古朴的民风。

    陕西的农村剪纸艺人,她们一方面受民间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对生活进行仔细入微地观察和理解,凝聚着普通劳动人民的智慧,心到手到,并通过大胆丰富的想象,用剪纸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美的理解。

    剪纸是妇女们创造的文化,在陕北就有“找媳妇要巧的”的习俗。在民间,给娃找媳妇,“不问人怎么好,先看手儿巧”,手儿巧就是看剪纸绣花。 有“一看窗子二看帘”的说法,看窗子,就是看剪的窗花,看门帘就是看绣花的本事。这里的人们普遍认为,剪花好的女子肯定聪明,以后生下的娃娃自然也是聪明的。直至后来的陕北农村,谁会剪花,仍被全村人所敬重。

    每至腊月天,这里的婆姨女子们便凑在一起相互学习剪花,有好样子出来,争相看样。正月里妇女们相互串门,看谁的窗花好,也是看谁手最巧。

    陕西剪纸形式多样,一是单色剪纸;二是色纸拼贴剪纸;三是点彩剪纸;四是渗染剪纸;五是纸塑窗花,六是剪纸熏样。陕北以单色剪纸为主,造型简洁质朴,注重夸张变形,传承着古老的审美情趣和造型观念。在内容上多以动物花草为主。

    不过,在陕北的靖边、安边、定边这“三边”,剪纸变成了另一种风格:纤细入微,小巧玲珑,小中见大,刻画精致。剪出的线细如发丝,既不同延安剪纸的粗犷,又不同江南的工巧与写实。据考证,“三边”原是边关重镇,朝廷常派南方将领在此地镇守,他们常常带着家眷在这里生活,也带来了南方的民间文化,与当地古拙的民间艺术相结合,产生了独特的“三边剪纸”。

    陕西有些地区因为经济基础较好,剪纸的形式变得多样起来,单色、点彩、拼贴、纸塑等多种形式相互运用,内容上以戏曲人物为主,花鸟动物中常常加进象征文化符号的琴棋书画、八宝等,有浓郁的中原文化特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陕西民间,给娃找媳妇, 有“一看窗子二看帘”的说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hxw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