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中的“几何小实践”有如下图片:
我们可见的“对应”至少最明显的有:①“1米30厘米”对应“130cm”
②小巧、小亚、小丁丁的身高“对应”用cm作单位的三个数字
再比如还有每个人与穿衣的颜色形成的“对应”……在数学的往后学习中还会遇到很多“对应”,如点与坐标、曲线与方程等等……
对应几乎无处不在,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发现“某种或某些对应”,进而利用好已被发现的对应。常言道“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这是生活中“对应”的一种口头表达,对生命个体而言最难的就是发现“适合的”(包括物品与“适量”的把握),因此发现“对应”关系,对生命个体的生活或学习工作都十分重要。我们在目前中医认知中,选择到人体中的这个关键“对应”案例:
肾和膀胱是一对阴阳。比如肾有问题了,是实证,应该用泻法,清湿热。怎么泻?肾不宜泻,一泻就肾虚了。应该泻膀胱,把湿热从膀胱赶出去。再比如,夜尿频多,原因在膀胱,是虚证,要用补法,可膀胱是管排泄的,没法补,你听说过哪道药是补膀胱的吗?只能是补肾,才能治标。
五脏六腑的阴阳分别都可以配对。肺为阴,大肠为阳,这是第一对;脾为阴,胃为阳,这是第二对;心为阴,小肠为阳,这是第三对;肾为阴,膀胱为阳,这是第四对;肝为阴,胆为阳,这是第五对;心包为阴,三焦为阳,这是第六对。这种配对关系,也就是经络学所说的脏腑表里相合。记住脏腑之间的阴阳关系,我们就不会只知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了。
这就是中医中用到的数学“列表法”表示“对应”的案例……
参考文献:《长寿养生报》2022年10月18日名家版 《不适合您的食物可能是毒药——分清体质,一补就准》
白家祥于安天 2022.10.2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