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5690392/cea13b1290fc865b.jpg)
今天开始看这本新书《像哲学家一样生活—斯多葛哲学的生活艺术》,这本书之前听过一位哲学教授讲过,决定买回来一睹为快。哲学是我很喜欢的一个领域,阅读哲学家的作品,能让自己活得更加平和安宁。
这两天自己的状态又回归内在的平和了,走路都是心无旁骛,处在正念之中的感觉。生命存在于此时此刻的一呼一吸之中,心脏的跳动,微风拂过脸颊,树叶飘零,云卷云舒,周遭的一切细微的变化都能用心体会。生命如此奇妙,活着本身就是奇迹,感恩生命中的一切给予!
一、消极想象
我们应该这样生活,仿佛此时此刻就是我们的最后时刻。——塞涅卡。把每天当成最后一天来过,那我会怎么过这仅有的一天呢?我还会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的事情而烦恼嘛?我还会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吗?
如果今天是最后一天,我要好好欣赏一花一草,好好感受阳光的温暖,好好感受一呼一吸的奇妙;给亲人一个拥抱,好好看看他们的模样;给沿途遇见的每个人一个大大的微笑,把爱与光送给每个人。我要开怀大笑、嚎啕大哭,来感受生命的奇妙。
什么是享乐适应?
譬如中彩票的人度过最初一段时间的兴奋之后,中彩票的人就会回到原先的幸福程度。他们开始把自己拥有的财富看得习以为常。我们可能得到一份梦想中的工作后,欣喜一段时间,然后就习以为常,甚至变得不满起来。
这就是人性的一个弱点,享乐适应让我们不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总希望追求没有的东西。幸福的关键就是阻止这个适应过程。
如何阻止这种享乐适应呢?
斯多葛主义者建议我们花时间想象我们失去了自己所珍视的东西。比如:失去财富、亲人、工作、健康等。
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命运的给予,命运可以随时收回这些东西,正如明天和意外不知道那一个会先到来一样。如果抱着随时会失去的心态,我们对现在拥有的一切会倍加珍惜。
如果把时间花在念及所有那些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并且反省如果失去了它们,我们会多么想念它们,那么我们会富裕的多。——马可.奥勒留
我们总是盯着没有的东西,对已经拥有的东西习以为常,甚至视而不见,这就是我们无法生活的幸福的原因。我觉得写感恩日记可以帮助我们看见自己拥有的东西,从而感到满足和喜悦。消极现象也就是想象自己拥有的东西随时会失去,也会增添生活的满足感。
有一天,我问学生们今天落叶漫天飞舞,大家看到后有什么感受,有学生说没什么感受,习以为常了。是啊,我们对日出日落、云卷云舒、鸟语花香都习以为常了,不再为此感动,是什么时候我们开始变得麻木了呢?我们感受力的大门是什么时候关上的呢?孔夫子说生命最好的状态就是活泼泼的,处在仁的状态。
通过思考世界上一切事物的非永恒性,我们被迫意识到每次做某事时,我们都可能是最后一次做这件事。这种意识能够赋予我们所做的事情一种意义和深度。
二、控制的两分法:有些事情是由我们决定的,有些事情不是我们能决定的。
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选择就是:使自己关注外部世界,还是内心世界?一个哲学家会放弃外部世界所能提供的赠予,以便获得“安宁、自由和镇定”。因为外部世界是我们无法掌控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可以选择的。
有些事情是由我们决定的,有些事情不是由我们决定的。爱比克泰德认为意见、冲动、欲望和厌恶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而财产和名誉等不是由自己决定的。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渴望某种自身无法左右的事物,我们的安宁都有可能受到搅扰:如果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我们就会烦恼;如果得到了想要的东西,我们又会经历获取过程中的焦虑不安。
如果我们花时间去担心那些不由我们决定的事物,我们的行为就是愚蠢的;因为它们不由我们决定,所以担心是无意义的。我们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自己完全能够控制的事情上,这是有意义的。
任何无意义的事情都是不值得做的。——马克.奥勒留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关注圈和影响圈的关系,我们应该关注影响圈而不是关注圈。孔夫子的尽人事、听天命都是一样的道理,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我们能掌控的事情上,我们的效率会更高。
马克认为我们可以控制我们自身的品质,如:真诚、尊严、勤劳和节制。我们是唯一能够阻止自己获得善良和诚实的人。停止抱怨,变得体贴和坦诚,言谈举止温和,做事有节制都是我们可以做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