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楚辞,必是先学屈原作品,屈原太有名了。
学习屈原作品,必是先从《离骚》开始,代表作嘛。研究《离骚》的人多,研究的比较透彻。可参考的资料也多,对于初学的我来说,帮助我大大地提高了先秦文学的知识水平,获益匪浅。
从《离骚》开始,一发而不可收拾。一路下来,先《九歌》,后《九章》,兴趣越来越浓。偶尔,有的地方有自己的理解。尤其在翻译方面,不尽与他人相同。就是想:贴近屈子原文本义。
还有一个,《九歌》里面,一些对唱的安排,就与他人有些许不同。我从通篇意思,加上单句的理解,又查了“楚巫”文化的资料,才有了那样的安排。
现在,开始学习《天问》。到这,我有个思路,对于不好理解的字词,尽量用字的原始意思。为什么这样想呢?我觉得,屈原处于先秦时代,那时秦始皇还没有统一文字,屈原用的“字”应该属于楚文字,是很贴近文字的源头的,我觉得这样是有道理的。
拿《天问》里前边的“冯翼惟象,何以识之?”举个例子:
百科解释:冯翼:混沌空蒙貌。冯,通“凭”,满。象:无实物存在的只可想象的形。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冯翼:浑沌貌;空蒙貌。
可我单个去查这三个字:冯:本义,马跑得快。翼:本义,翅膀。象:本义,大象。这里肯定不能用“大象”,就看其它释义,贴近的解释,一个是“现象”,一个是“景象”,而“现象”例词有:象纬(指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亦泛指天体)。还记得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则有“天象”、“地形”之词,进而推断,或许“惟”通“纬”,“惟”做助词也可。而“冯翼”由本义引申为“运动、运转”。
所以我把这句翻译为:“天上斗转星移,经纬天象;用什么来识别它们?”,而不是百科上的“迷迷蒙蒙这种现象,怎么识别将它认清?”
最后,关于题目:
天问:即问天。王逸《楚辞章句》:“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而成为‘天问’。”也有一种说法:即‘老天的问题。’
白头三讲话了,无非是“问于天”和“天之问”两种吧。这个学完后看能否总结出来?
2022年12月08日 泉城居士白头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