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进入外企工作,薪水比同级毕业的同学们高出一大截。每个月有了几千块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人一下就飘起来了。年纪轻,工作压力大。买买买对我而言是一种放松,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当时挣钱能力的一种证明。喜欢的东西买的起,钱花掉了还能挣。当然,前提是,我从不透支消费,只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东西。
年初整理衣橱,发现家里大部分的闲置衣物都是在刚工作那几年添置的,这里面有全新没剪标签的,其余穿过的那些也大都八九成新,而且都是所谓的“名牌”。显然,当年的我在这些上面没少浪费银两。
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表面上看,当年的我是个冲动型购物选手,但是消费行为的背后,是那些年活的不够自信的自己。因为内心没有底气,所以只能通过外在的东西武装。购物行为只是表象,潜意识是内在的自卑心理作祟。想用购物这种行为证明自己挣钱的能力,用名牌服饰让自己看上去像那个想象中的自己。
随着年纪渐长和内心的逐渐强大,已经不需要通过外在的包装来凸显自己,也变得不太在意外界的一些声音。购物这件事在我心里的理解就成了想要和必须。
人的欲望永无止境,想要的东西一直存在,买下的瞬间毫无疑问是快乐的。但是快乐的背后,这件东西是不是真的需要,会不会在生活中持续带来快乐和幸福感?还是仅仅满足了当下的虚荣和欲望,放在家里去接土吃灰?
近些年倡导的极简生活其实说的是同一个道理。 日常吃穿住行用到的东西其实十分有限。在有限范围内甄选喜欢的,高品质的精良物品,会大大提升日常生活的幸福感。也会节省日常打理和保养的时间。
物体、空间都有自己的气场,在物品杂乱的空间里生活,人会莫名的心情烦躁。而在整洁空旷的屋子里,人也会变得神清气爽。
生活归根到底是道减法题,幸福感的获取也不是依靠各种物品的堆积。热爱生活,充满自信的人散发出来的气定神闲和收放自如是才是立足于社会的底气。
我知道我能,我知道我可以。不需要以任何形式证明给任何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