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张,是一种中文修辞手法。但是,我非常严重地觉得,中国人已经被这种修辞手法给害惨了!
为什么?因为我们太能夸张了些。而夸张,不就是吹牛么?
国产影视个欧美影视相比,越来越多的人,更喜欢欧美片,为啥?不是欧美大片的场面宏大,而是因为欧美电影追求的是一种自然,一种更加贴近生活的真实。
但是中国的电影电视呢?尤其是国产电视剧。夸张的手法运用地太手到擒来了,熟练到我们都明显觉得,“影视是影视,生活是生活”而“影视中的人物和情节,都是生活在真空中的一般”。
我觉得,这得先谢谢琼瑶阿姨。反正她的系列小说,我只读过一本《窗外》,读完了之后就觉得,这爱情,太过于朦胧了,也太脚不沾地了。说的直白点,就是:吹牛吹得有些过了。而吹牛,它不就是夸张么?
不得不说抗日神剧了,什么弹弓打飞机,自行车飞上火车,甚至是手撕鬼子等等,一系列夸张到离谱的手法,带着所有无聊的也观众集体意*淫去。
广告,难道不是明显的夸张么?记得中学政治课本告诉我们,“违法和犯罪没有明显的界限。”但是请问,就中国的广告来说,“夸张和欺骗,有明显的界限”吗?
呵呵了吧。
甚至中国的碰瓷行业,都是明显的“夸张”。连碰着都没碰着就“哎呀妈呀,疼死我了!我浑身都疼!”但是我估计把碰瓷业的夸张运用到极致的,要是大街上的中国大妈们,因为她们一则嗓门儿大,二则她们更喜欢添油加醋,不管是在厨房里炒菜,还是在大街上解决民间矛盾。
夸张的盛行,一则是让中国人越来越浮躁,因为吹牛的最高境界,不是“把牛吹上天了”么?而“浮躁”的反义词,不也正是“接地气”么?中国人,难道真的不浮躁么?
夸张的盛行,从性质上,更为严重和直接的一点是:如果说美国人为中国策划并实施了奶头乐战略的话,那么中国的夸张,恰恰推进了奶头乐战略的纵深发展。为啥这么说?因为古时候是“一传十,十传百”,但是现在是“一传三”之后,基本上就失去了事情的本色了。不是吗。
“包熟包甜,不甜不要钱。”
“打折清仓,最后三天。”
“绝对不加防腐剂,添加剂”
…… ……
你信吗?反正我是不信也信了。
别再继续夸张了,国人们。我们是时候多来点“写真”了,素描也中!(强烈建议:写真艺术照除外,你从写真艺术照片里,还能认出你自己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