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话说五联村(中)

话说五联村(中)

作者: 陈仓蚊龙 | 来源:发表于2019-11-22 16:05 被阅读0次

    周原五联村的那年那事(中)


    五联旧学校,位于三盘沟老台城北壕沟北崖畔上面的位置。学校面积有十几亩大吧。南北有百米,东西有一百二三十米吧。学校的大门朝北,四周被土墙围圈住。学校内的教室是,北面有四排南北顺向的大瓦房,校西中间有一个排向南北的大瓦房,校中间是一片开阔的校会场。平时开大会或早放学时集中排队在这里聚热闹。校东边中间有一排东西排向的两个教室的大瓦房。 校南是,东边是东西排向的两个大教室,中间是一个东西排向的大瓦房,这三间大瓦房,是学校办公室教务处。再西面,又是东西排向的两个大教室。校东围墙处,是女北男南的学生旱厕,这为我们每一个同学每一天解决课休时的水火之急。(我清楚记得,就在校东头那,三盘沟最早的戏楼就座东朝西立在那里。这个老戏楼型体不大,但前跷飞檐彩绘侧柱呈现得古色古香。

    这戏楼最与众不同的是,戏楼台基是空心的。因为台基下两边向里伸展各有几间小房,中间前台下有一双扇木门,里面是过道。据说是早年头老学校老师的办公室。这舞台平面就是厚木板铺成。有意思的是,每当演戏时,演员一跳踢,这木楼板就会发出咚咚咚很特别的空鼓震响。我记得那一九六七六八年,我五六岁,随大人曾看过五联村剧团自演的《红灯记》,那磨刀人飞身跳跃中,那木板被踢踩得咚咚震响尘土飞扬。给我印象深刻。这戏楼在一九七零年前被拆掉了。后建在学校北面的大队院子) 校南东边的南排教室后面,是一排座南朝北的土厦房,有七八小间吧,老门老窗,是每一老师的单间办公室和宿舍。校南西边南排教室后,有一个东西窄长院子,里面是一个有趣的事,就是专门喂哼哼猪的地方。里面平时也就三两头猪,我记得我的三四年级时,每班两个学生一轮,一轮一周,专门责任喂猪。早晨上早操时,别的同学上操去,轮上喂猪的同学就烧水搅和饲料,给猪细心上食。再在下午放学的,给猪喂一次食。这是一个很有趣很快乐的活动,同学们都乐于劳动,从的猪儿每天灵动生长中,感受动物生命的全过程,增长了认知世物的能力。 五联学校的房体结构总体上,在同时期与邻村学校状况相比,还是比较好一些的。我记得,除了西北角这个老庙教室是老门老窗外。(这教室后来被三盘沟留作神庙)其余所有教室,都是蓝蓝的平瓦房面,直直的砖柱子,光光的土墙体,两侧光亮的玻璃窗和正规的新式室门。当然,每一教室都是前后两门,便于学生疏散。


    五联学校,在我八岁掏两块钱学费,一九七一年上一年级时,就有初中和小学并存。我们那几拨学生正是那六十年代前后生育高峰期,每家都有三四个五六个甚至七八个娃儿,所以本村学生就学量很多。我记得一二三四五年级,曾排过两个班。每班四五十娃。现在粗算一下,十五个教室,每教室五十个学生,就将近七百多个总数。可见当时期本村学校是一个多么生龙活虎朝气蓬勃的场面。 我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前,班级排名是军事化称呼。如一年级一班,就称五联学校一连一排,二年级二班,就称二连二排。以此类推,八年级一班,就称八连一排。怎么样?有意思吧。后来,就又改回成了某年级某班。 五联学校,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初建,到八十年代后期拆除。其间的二十多年时期内,为本村同时代的青少年的知识成长正育成长体康成长和知世成长,作出了本村历史上最丰功最辉煌最杰出最优秀的贡献。

    大家也许在我提示中,记得咱学校有一幅二米宽三米高的毛主席手工彩绘像。这幅像,是高级画工精致笔画而成。关健这毛主席像画得逼真美型。每年每次全公社开运动会游行时,队伍前面就抬着毛主席像阔步前进。与其他学校的毛主席像比较,我们的像逼真度最好。

    还有,当时开全公社学校体育运动会,咱们学校最先购置了蓝色运动服。在全公社游行队伍里,我们的运动员最正规最耀眼。

    还有,五联学校的百人腰鼓购置也是全公社最早一校。在全公社游行队伍中,铿锵有气势的腰鼓花样表演,体现了五联村的雄姿英发。


    现在五联村的上年纪中老人的音乐素质很好,大多都能高吟美唱。其实,最大的音教训练,离不开当年学校一台柜式风琴和合页手风琴。我记得何香兰何玉秀雷五一及许多我己记不起名字的美音老师,都是风琴弹奏高手。每到那一年级那天上音乐课。老师会说,你们六个去把风琴抬来。于是,一群学生乐呵呵跑出教室,钻进学校门口边的存放风琴室,七手八脚的把沉重柜式风琴抬出来,抬进这个教室。于是,老师就坐在风琴前,弹奏出了所教歌曲的优美音节,我们全班学生齐声应唱。于是,音乐的种子和优音品质就日复一日的灌润在每一五联学生的心田。使我们对音乐的享受乐感一生!

    我们作为一九八一年五联村最后一届初中毕生,在其学校里有幸享受小学初中完整学习全过程。为我们,为五联村学校该时期就学的所有学生都留下了终生难忘的温暖回忆和用之不尽的知识精神财富。


    我以此文留存,是感恩曾经从小学到初中近十年时段里,每一天每一课每一文每一数,循序渐进辛苦劳累教育我们的,尊敬的老师们。他们她们,曾经挣着最低薪的劳动工份,却给我们致教着最高贵最丰厚最温馨最善美的知识能量。以使我们每一学生在成人成家后在世事世业奋斗中受益无穷! 我记得学校的正北门,早先是厚木条栅栏双扇门。后来,换成了精致焊接的铁管网格门。小一点的娃们不时脚踏着门格,来回晃悠寻找乐趣。校门的正北,就是一片开阔的操场。这片场子有七八亩大,东片西片各有一副南北对应的木型蓝球板。那年月文革时期,农村的体育运动还比较活跃。村里的年轻人,时不时的聚群穿着背心衫和短裤很活健灵动的打篮球。当然,每天早晨的学生的跑早操,喊着一二三四,响起的几百的人跑步脚震声,那是青春活力的进行曲。 校操场,方方正正,东边是崖沟,沟下是六队饲养处。站崖边能看见马骡牛驴的脊梁背。操场西是五队的杂物院子,被土墙围着。操场正北,就是村大队部的热闹院子。 村大队部院子方方正正各七八十米。院子南是一排门面房。中间是高高大大的框架式门楼。门楼西是大队电磨子。每天隆隆隆响着,为村上村民把麦子磨成雪白的面粉儿。磨房西,是几间大房。那里曾经作过粉条,也叫辫粉。将生产队的红芋打碎制成淀粉,再制成很粗壮的粉条儿。 门楼东,是大队医疗站。那时看病很便宜。记得挂五分钱的号,医生就把大瓶子的散粒药片给你包十几片,就能治好你的头痛脑热。再重一点,软塌得走不动了,就在你的屁股上打几针青霉素连霉素或黄霉素,一个星期后,就轻松了。这是当时最廉价最普世的农合疗。为农民的初级健康作出了巨大功德。医疗站再东,就是村上小商店。那商店不大,也就两间小房。里面也就油盐酱醋针头线脑洋火洋碱胰子,当然还有二分钱的铅笔三分钱的本子一毛钱的原珠笔和一毛二分钱的一瓶墨水。就这个商店,还是几千人大村的唯一买东西处。


    进了大队院子的大门口,就站在大大空空的戏场子。正前是座北朝南的大戏楼,这是一座高高大大的新式舞台。舞台门面装饰是当时文革时期的风格图案。我清楚记得,台子两边,有《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彩花字样。这个舞台,从一九七O年建起到一九九五年前后拆掉的近二十五六年时间里,有时演几场本村剧团在七十年代前期演的现代革命样板戏,或乡上剧团演的新式戏剧。或有时开一场村上的政治内容宣传大会。

    当然,每一个月放映的露天电影,那时相当吸引人的。 大戏楼西边侧房,是大队队部。东边侧房是大队科研室。这科研室,为当时农田培育了小批量的丰产种子。给当时的传统旧农作注入了一定量的浅科技元素。

    [{陈仓蚊龙文写工作室}

    专业撰写:景区诗赋,古寺铭记,厂史厂志,村史村志,家族史记,个人传记。并制印成精美图书。

    文笔深厚,文采雄健,文风妙趣,文心朴诚!期待为您,留史耀名,为未来留记,为子孙后代传继!(手机:15384676079微信同号)

    (在著名作家平台持续发表作品有:

    《虢镇印象》一二三

    《李家崖厂区的温情暖忆》

    《想咱虢镇火车站》上下

    《大观千渭星城》

    《渭河流过虢镇城》

    《西府美食系列》十二篇(蒸面皮,擀面皮,搅团,大麻糖,哨子面,粑粑馍,大扯面等)

    《虢镇逛会记》

    《虢镇剧院看老戏》

    《想咱虢镇电影院》

    《宝鸡啤酒我的梦》

    《老虢镇寄卖所》

    《老虢镇经纪人》

    《那一场灯影戏》

    《车过凤凰大桥》

    《咱们的双鸥洗衣机》等三十余部虢镇老风情浓念散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话说五联村(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iha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