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的书就像网络短剧一样,一集一个故事,所以同样的形式,分享一些在日常生活中的思维错误:
幸存偏差
不止是明星网红作家,创业也同样,为众人所知的都是已经历尽种种筛选淘汰的幸存者,最终成功的只是极少数。
几率小,不意味着你就不能把网红作家创业当做理想。
只是要谨记:不要被庞大的幸存者人数忽悠,其背后更庞大的淘汰者,要做成一件事情,没有那么容易。
因还是果
去年高俊熙的短发在娱乐圈掀起一股热潮,一路掀到普通大众里。于是出现了一堆堆拿着高俊熙照片兴奋地去理发店剪短发,最后开始怀疑人生的女生。
高俊熙剪了短发颜值就爆表了?
不是因为高俊熙剪短发就变好看了,人家本来颜值就高,短发增加了辨识度,让眼光聚焦在她身上,注意到她的精致五官。
感受一下人家的五官对比效应
人对事物的评价大都建立在对比之上。
之前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大众普遍对颜值的追求和渴望越来越高?明明一眼看上去还不错的人,却自我评价长得丑。
可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在手机上可以轻而易举的接触到各种影视资讯,明星们的高颜值面孔常常出现在视线中,再跟现实里的自己形成对比,原本没有什么大差错的长相在那些精致漂亮的面孔的对比下,显得一无是处,处处长残。
控制错觉
自以为可以控制的东西,其实并不管用。
这个很有意思,我有一个舍友,网购东西必须要买零差评(几乎是不存在的)。她的数据线坏了,借我的数据线用了一个月才下单买新的……
当然能拖这么久也有拖延症的加持,但实际上,我买的数据线也有差评呢,不也用了一个月么……更何况,差评可以消,好评可以刷
一个口碑再好的品牌,也无法确保百分百的合格率。
概率偏误
对强度的反应灵敏,但对概率缺乏直觉性理解。
这点我深有体会。曾经我在上飞机前的半个月就写好遗书……众所周知,概率上飞机实际比汽车安全很多。
为什么我会这么紧张呢?部分原因在于,新闻报道的飞机事故几乎都是十分惨重,出一次事故的死亡人数远超汽车事故。过度关注事故的惨烈程度,忽略了发生几率小的事实。
归纳法思考谬误
和黑天鹅有类似的地方,人们为黑天鹅的出现而无比震惊,就是因为在此之前只见到过白天鹅,于是归纳法得出结论——天鹅都是白色的。
享乐适应
对某种东西或者环境逐渐习惯,从而使得原本的感受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减弱。
即,产生了心理上的“嗅觉疲劳”。
最典型的症状是——不满足于现状。
这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是鞭策我们前进的力量,也能让我们在当下的生活中厌烦急躁。
高中时(尤其是高三),对每天重复、上课时间安排的死死的日常生活颇感无奈。所以当时的目标就是,有自由的时间和志同道合的朋友。
到了大学,时间安排灵活了很多,在新鲜劲过了之后,又开始新一轮的烦躁不满。
情绪超过稳定波动的范围就很消耗能量,虽说要活在未来,但真真实实拥有的只有当下,对现状过于不满幸福感不够啊……
我开始回顾自己高中阶段的目标:自由安排的时间,志同道合的朋友。
确实都做到了。
然而我渐渐适应了身边拥有的,忘记了这是曾经的自己渴望的。每个阶段的愿望不同,我们不断达成目标的过程,就像是玩一个拼图游戏,一点一点编织理想的蓝图。
理想的 蓝 图(雾)
在一堆杂乱的图块寻找合适的那一块安置上去的过程中,因为暂时没找到而厌恶自己已经拼好的部分,何必呢……
难道不应该一边欣赏自己拼好的部分,一边把剩下的拼完吗?
“幸福请一点点给,不幸请赏个痛快。”
双11剁手节,一次性结账总要比分期付款的时候多迟疑几秒钟再拍。
为啥?因为一次性结账在金钱上带来的失去感比分期付款强烈多了。如果操作到位,还能很幸运地体会到“一瞬间倾家荡产”的极度贫穷感,然后内心会有个声音提醒你下次少花钱,催促你多挣点钱。
反观分期付款呢?每个月还一点账,尽管生活质量略微下降,但没什么大的影响,因为每个月下降一点点,精神缓冲的时间很足嘛。于是你继续买买买,只增无减,贼爽。
显而易见,谁的财务状况会越来越差呢?
so,怎样在生活的暴风雨中倔强地hold住?
让它来得更猛烈些吧!
emmm...那个,也不要太猛烈哈……
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