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么想起写成长日记的?
我的发小,大学修的是学前教育。我结婚以后他送给我一本书《早期教育与天才》。他希望我能够好好地教育我将来的孩子。这本书的定价是一块五。作者是日本早期教育的鼻祖----木村久一,又是日本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
木村久一著作颇丰,《早期教育与天才》是他最有影响力的经典著作,曾在日本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早教风暴。近一个世纪以来,被教育学界奉为家庭教育“圣经”,一代又一代的人从中受益。
就是这本小小的书,让我开始考虑,如何能够详细地,完整地记录下孩子的成长。当时条件很有限没有录像机,照相机也没有普及。重要的日子,像结婚啦,满月、百天、参军啦,人们都是到照相馆去拍照留念。能够准确记录事实的工具就是文字,于是决定给孩子写日记。当时也是想着,等孩子长大了,把这些日记送给她,算是一份儿独特的礼物吧,这礼物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因为是自己一字一句用心写下来的,关于孩子最真实,最原生态的成长过程,所以多次搬家都舍不得丢弃,才有了今天的这些文章。
2、有朋友说,更新的太慢啦。
的确是有点慢,白天要上班,全是业余时间整理。
这些日记,当时写在很简陋的本子上,也许是一个备课本,也许就是白纸自己钉成的本。现在,必须按照时间顺序,把关于孩子的那一部分内容挑选出来,再打印变成电子稿,推送出来。所以,更新时间就长了点。
希望大家谅解,感谢各位亲的关注,后期会更有趣。
3、针对文中内容,有朋友问:新生儿会笑吗?
关于新生儿会不会笑的问题,我查阅了资料,新生儿的确会笑,只不过那是一种无意识的笑,只是梦笑,不需要大人去逗。等到宝宝40天到两个多月,就知道被逗笑了。所以月子里的时候,家人尤其是妈妈,可以多跟宝宝说话,多逗宝宝玩,这样宝宝会笑得更早。
4、关于这些日记的背景
大背景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用网上比较流行的一段话做交代吧;
那时候天还是蓝的,水也是绿的,河里是可以洗澡的,纯净水还是很少的;
那时候庄稼是长在地里的,鸡鸭是没禽流感的,猪肉是可以放心吃的;窗户是没防盗功能的,睡觉是不用担心门窗的;
那时候理发店是只管理发的,大家的头发都是黑的,学雷锋是不留名的,丢了钱包还是可以找到的;
那时候照相是要穿衣服的,走亲戚是可以拎只老母鸡的,上学是自己走路去的,放学是要排队的;
那时候男生是短头发的,红领巾是自己洗的,考大学是很难的,受表扬是发练习簿的;
那时候逢年过节街坊邻居亲戚朋友是互相串门的,丈母娘嫁闺女是不图你房子的,人们都在树荫下、街道旁聊天的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们住在学校的家属院里,就是一排平房,每家一个或两个房间,从东头一眼就看到了西头。院里的住户都是学校职工,彼此熟悉。学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有足够多的小伙伴儿,在胡同里,在操场上,踢足球,做游戏。这种开放的生活环境,非常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住平房那几年,为女儿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探索认知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于贫穷,我是这样认识的。物质匮乏为“贫”,精神不足为“穷”,人可以“贫”,但不可以“穷”。物质上暂时的匮乏,不应该造成精神世界的缺失。所以,即便小玉生在一个经济状况一般的家庭里,我也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穷”过,从来不会告诉她:我们穷。
我和先生都是80年代的大学生,曾经高调地被称之为“天之骄子”。所以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一直觉得自己很富有,一起读书,看报,一起学习,交流。订阅许多期刊杂志,阅读陪伴她长大。热爱读书,这个好习惯会让她受益终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