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5 星期五
主题:C栈内训会议
收获:
今天大家继续讨论如何做好营销方面的工作。
关于朋友圈的运营,如果暂时没能有太多的时间去发产品宣传,或者一些其他原因不方便发太多,可以怎么办?
或许可以先多去给别人点点赞。
也是受到姑妈的一些影响和启发,虽然现在人都觉得,如今的朋友圈,大多沦为了所谓点赞之交,但或许从营销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点赞之交也是有点赞的价值的。
我尝试分析了一下自己身上的例子。
比如说,朋友圈里也会有很多的微商,同样是两个泛泛之交的人,收到他们同样差不多的宣发消息,我为什么会对其中一个好像没有太多的厌恶和抵触心理呢?
后来回想,那是因为那个朋友经常有给我朋友圈点赞。
其实,想想也是,暂且抛开所谓营销,从人性底层的角度来说,人都是渴望被关注、被认可的,或者也确实可以解释为某种程度的“虚荣心”。
而这也是我们对于发出去的每个圈,虽然嘴上不说,看似佛系,但其实心里总还是希望能得到更多赞的原因。
所以,那些给我们朋友圈点了赞的人,基于上面所述的人性需求,其实已经让我们在潜意识里,对他们加深了一丝的好感和印象。
而这些点赞点出来的好感和印象,或许就会延申为一些成交行为的信任基础。
我想,大概这也是为什么,我对那个微商朋友后来的宣发消息没有过多抵触心理的原因吧。
没有过多的打扰,但也起到了在潜在客户心里曝光混脸熟的目的。
从点赞式破冰、朋友圈互动,再到后面的私聊宣发,这样的过程,或许看起来就不会显得那么太突兀了。
猫叔曾说,可以在被成交里学习成交。
那关于信任感的建立,我们也可以像这样去分析分析自己,是如何在别人给我们的点赞中,被别人建立起对他的信任的。
所以,反过来,拿回到我们自己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人们越是懒得给别人点赞,我们越是要去点赞,所以,或许从营销的角度来说,我们自己心里可以这样定义「点赞」这个行为的价值:
我点的每一个赞,都是我给潜在客户心里种下的一个种子。
我点的每一个赞,都在实现让他对我「好感度+1」的目的。
我点的每一个赞,量变成质变,或许在未来都会变得很值钱。
所以,关于朋友圈的营销,或许我们可以先努力做好这一个点就行,让自己养成多给别人点赞的习惯。
行动:
没事多去给别人点点赞,反正又不花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