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低收入家庭有点难,2021年中等收入家庭有点紧,2022年高收入家庭有点慌。
今年开年以来,特别是上海、北京这波疫情,导致股市大幅下挫,金融资产大幅缩水,每个人的日子都不好过。
虽然我确切的知道中证500估值已经跌到历史的最低位,虽然我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但面对50%以上的回撤,以及爆仓的风险,2022年4月25日,我不得不平仓了中证500股指期货,账面亏损达到了27W。
读再多的书,都不如实实在在的亏损收获大。作为一名投资者,不经过多轮牛熊的洗礼,很难成长成熟,花几十万买来的教训值得自己深刻的反思。
1 国债期货、股指期货投资的基本逻辑
我是2020年开始学习研究国债期货,当时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国家处于一个大的降息通道,利息下降,国债价格升,当时国债价格不到98,处于历史低位,是个比较好的机会。
2)美国和中国国债的这两年利差比较大,国际资产会流入中国,大量购买中国的安全资产,从而导致中国国债价格上涨。
3)国债期货每3个月展期一次,就是卖掉快到期的,买入下一期。每次展期相当于降低持仓成本,所以先不管价格的涨跌,每年4次的展期,就有稳稳的收益。
截止2021年底,一共投资了15W,收益约7W,年化收益达到了50%。
2022年初,同样的逻辑开始操作中证500股指期货,也是基于处于历史估值低位、看好中国经济、展期有安全垫的考虑,放了40W保证金,留足了自己以为的余量。
![](https://img.haomeiwen.com/i25820347/163fece2e5dd383f.jpeg)
图中不难看出,从年初7100多点,跌到了5000点,因为有杠杆的缘故,一手中证500股指期货差不多就会亏损40W,想想自己以为的那点余量是不是很可笑。
2 反思自己犯的严重错误
1) 资产的增值带来内心的膨胀
记得刚开始做国债期货的时候,谨小慎微,看书、查资料、跟别人讨论,前后花了一个月时间,才做出投资1手的决策,后面慢慢2手3手,胆子越来越大。
当投资业绩慢慢“证明”自己投资决策的时候,这时候就会有些飘飘然,时不时的也会跟别人分享一下的投资经验。
想起来巴菲特讲过一个生动且深刻的例子:
让2亿美国人玩一个游戏,每天早上抛一次硬币,猜对的人就可以从猜错的人那里赢得一块钱,猜错的则出局,留下来的胜利者将继续游戏,但都必须把之前所赢来的钱全部用来下注。
如此这般,20天后大概有200多人赢得了100万美元,这一票人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们也许会开始出书,也许开始做全国性巡回演讲,教导人们猜硬币的技巧。
当时看到这个例子的时候觉得很有趣,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啪啪打脸。
2)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圈
国债期货波动范围比较小,每一手大概3W多,按照越跌越买的策略,就算跌到历史最低位,手里的流动资金也足以应对,所以这个标的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的。
而股指期货就远远不一样了,每一手至少30W,手里的流动资金买一手勉强有些余量,一旦出现任何波动,我没有能力调动足够的资金来增加保证金。
中途有次较大的回撤,很快就要到平仓线了,我从银行借了10W临时补上,再次跌到平仓线的时候我有些犹豫了,是继续补窟窿,还是及时止损,我这才发现超出自己能力范围行事是多么的令人绝望。
一旦落入这样的境地,就不是在投资了,而是在赌博,情绪已经远远控制了理智。我及时平仓止损,不能因为一个错误而把家庭的整个配置打乱。
历史上太多的人判断对了方向,却倒在了胜利的路上。我这就是典型的犯了认知半径和能力半径混淆的错误。
![](https://img.haomeiwen.com/i25820347/8f0331f0e36bfeef.png)
知道并不一定能掌握,掌握并不一定能把控,半径每往内进一层,付出得要多得多;只有不断的吃过亏、上过当、实际检验过的认知才能成为能力,只有在各种情境下反复打磨、可以稳定发挥能力,才能真正内化自己的行动力。
3)自己不摔一下是不知道疼的
杠杆是把双刃剑,它可以放大收益,也能加速毁灭。
投资的首要原则是确保本金的安全。
……
投资经典书籍看了很多,自己整理输出也很多,可为什么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仍然会犯错呢?就像人们常说的,掌握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经验教训总结出来可能就是一两句话,但背后付出的可能是巨额的亏损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没有切肤的疼痛怎能深刻理解呢?没有惨痛的代价怎能永不忘怀呢?
3 优化固化自己的投资原则
有时候盈利不一定是好事,有时候赔钱也不一定是坏事。
关键是对投资要时刻保持敬畏之心,只要钱还在场上,就要保持警惕,市场瞬息万变,不到最后无法笑着离场。
认真反思、优化自己的投资原则:
1)本金安全是首要原则,任何有可能损失全部本金的标的不要去碰。
2)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标的,再有诱惑也不要去碰。
3)不要轻易用杠杆,如果要用,要考虑腰斩、腰斩、再腰斩后如何应对。
4)只投资可以长期持有的标的,5年、10年甚至更久。
5)每次盈利认真复盘,用清零的心态重新分析评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