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第一次了,可我还是能感觉到发热的脸庞和无处安放的心。
起因是这样的,上午一模考试完后我就抓紧时间做试卷。先瞄了一眼背面大题,陌生的图形让我心生不安,尽管我不用考试,可还是替孩子们捏了一把汗。
有两道大题学生做起来有难度,一道隐形圆的填空题估计也很难被拿下。第18题有参数,我最后的答案中也保留了参数,但答案却是求出来了具体数。在和另外两位数学老师讨论,并经过了多次反复计算后,终于得到了标准答案。深吸一口气后为了保证晚上讲解顺利,我又把思路过了一遍,过程写了一遍,就等着晚上上课了,我认为自己胸有成竹了。
晚上讲解之前我先通过了解得知这道题只有朝一个学生做出来,于是我准备把这道题详细具体的给孩子们剖析下,毕竟对老师们来说这道题也不是太容易。
于是开始了我激情澎湃的讲解。一开始没有问题,可当我讲解到关键环节时学生的反应开始不对劲了。一些学生直接低下了头,一些学生开始自顾自的讨论交流起来……我对学生说:这是我们几个老师讨论交流出来的方法,大家先听听。因为添加了辅助线,用到了三角形相似,多次利用了锐角三角函数,边之间的关系不太明朗,尽管如此,孩子们感觉并不配合,在尴尬的每一分每一秒后,我一步一步总算得到了相关线段的长度,最后求得了所求点的坐标。
我需要知道在孩子们那里发生了什么。这时,我问朝:怎么回事。“利用垂直,求出直线解析式和点的坐标,然后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就可以呀!”我愣了一下,赶紧回头看着黑板上的图形,脑子在高速运转着。
可不是嘛?这样就根本不用做辅助线了,多次使用的锐角三角函数值也可以扔掉了。只用了中点坐标公式!大大简化了思维和计算!
不知学生有没有感觉到,但通红的脸庞我是感受到了。第一排的我的课代表说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我心情复杂,五味杂陈。
为什么这么简单的方法我却没有想到?为什么我对那个又复杂又难以理解的方法敝帚自珍?难道不应该是教师给出简单方法让学生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吗?这种不如学生的感觉真不好!虽然说学生一定会超越我,但在现有知识范围内我还应该是学生的权威呀!
我陷入了沉思。
固有的保守观念,小富即安的心态,真的会让我停滞不前。可是,在现在的社会中,不学习的话,被淘汰简直是分分钟的事。即使是教学十几年的老师也需要不断的做题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可是自己居然就这样心安理得的教学和备课,实在是太可恶了,自己真的是该受到谴责和指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