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说道,哪怕是我们这个年代,最底层平民的生活品质都可能比过去帝王将相的都要高。
这一篇说,生活的这三十来年从小到大的变化。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也就是九几年的时候,整个农村都还是处在比较贫困的状态。我家是沿长江支流而居,那个年代都是直接取河里的水烧开了之后就喝。虽然小时候的河水是清澈一点,但大鱼小虾们都在那里面生活,卫生状况可想而知。那个时候又没有自来水,只能将就着用。突然有一天咱家请人挖了口井,也是村里的头几号井。很多乡里乡亲的多跑过来看是什么情况。我还记得我大伯从他家挑来一担空桶到井里取水,再大老地挑回去。虽然累,看看得出高兴新奇。
变化是一直都在持续。到现在甭说是村村接自来水了,接了自来水还要安装净水器。
43.幸运的这一代人(下)另外还有一件神器,95年之前吧,电话这个东西我是在电视里面才看到的。那个时候就想不明白,人在千里之外说话,他怎么就可以听得见?在此之前要给谁传递什么信息那可是要在物理上面的距离解决了之后,这个信息才能够被传递出去的。也就是说你生病了要给老师请个假什么的,你得先有人跑到学校去了之后跟老师讲了才可以的。
现在,电话这种固定同步通讯都已经被视为一种落后的产品了,中国大地上已经超过一半的人已经使用上移动异步通讯,比如微信。
刚才说到物理上面的距离问题。初中以前也就是2000年以前吧,记忆里是几乎没有走出我们那个镇的。那个时候出行主要靠的是自行车跟双脚,再加上也还没有‘蜀鄙之僧’的执着,也就没有实现过出50里地去看一看。
现在的各类交通工具真的是让距离不再遥远。“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这些30年前没人想过的现在谁都可以享受到。
43.幸运的这一代人(下)这前后也就30来年,历史上也从来没有哪一代人的30年可以过得这样新鲜。可以这样子的,每天一个样。
然而这一切都有赖于祖国的强大。国家制度与生产力的匹配,文化与时代的相融合。也应验了那句哲理:你好,我好。先有这个大你富裕了以后,才有小我的富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