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本来如此:喜欢的事情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的事情怎么也长久不了。
——村上春树《人生马拉松》
喜欢是一种重要的力量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想要去做好一件事情,翻遍了知乎简书,找到了各种各样的理论思想和方法,但是在实践中即使用了所谓“科学的方法”,感觉整个过程仍然是枯燥无味的,让你提不起精神。没过几天,你就坚持不下去了。
于是你不断地中途放弃然后又重新开始,更换了一个个方法,但没有一次能够长期坚持下来。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方法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我们不应该一谓地追求方法论的高级,而应该深入实践中,寻找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
添加一点你喜欢的因素《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里提到的一个例子引发了我的思考:《二十四史》共计4000多万字,可以说是量大而枯燥,而冯唐读史书一点不觉得辛苦,反倒是兴味盎然,他的诀窍在于读书时假想自己就是那个朝代的皇帝,每当读到大臣在殿上上奏的内容就停下来,遮住书页,想想自己会做什么样的决定,然后再和书上的记述对照。
这种方法,让冯唐更加主动地思考历史,更加深入地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的得失,进而训练了自己的判断力和决策力。且让本来枯燥漫长的阅读变成了一件有趣味的事,能够更容易坚持下去。
从中我们能学到什么?我们都知道,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学习(或者工作)可能是漫长而枯燥的,不喜欢的专业课和老师,麻烦的作业任务,各类考试等等。
我们往往会逃避这些,而选择我们热爱喜欢的事来做,因为喜欢给了我们坚持的动力,即使要花费我们很多的时间,但我们仍然能够沉浸其中无法自拔。但是学习(工作)也是必要的。
我们如何平衡必要和喜欢?
放弃必要? 或者 强迫自己枯燥的学习(工作),然后用其他时间肆意地玩耍?
我不太认可这类方法。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一种新的方法,就是在必要中寻找喜欢,或者将喜欢代入到必要之中。
上面的文字听起来有些抽象,那让我们以练字为例子,实际举例。
我想写出一手漂亮的好字,所以我必须通过练字来提升。但是练字的过程往往很枯燥,并且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要每天坚持大量练习。我们应该怎么做?枯燥的学习往往是半途而废的原因,记住关键,我们要寻找喜欢,代入喜欢。
①不必盲目跟随大众买练字帖,寻找你自己喜欢的字体,规规整整或者独具风格都是一种选择,而选择的依据就看你的喜好。
我喜欢的字体②练字的过程中,不断地临摹难免感觉枯燥,你可以利用听觉上的喜欢来弥补。调低音量,放一些你喜欢的旋律,或者是一些让你能够舒缓下来的白噪音。
注:白噪音是指一些自然界中的声音如海浪声风声鸟鸣声,或者常见的声音如空调声。起到放松舒缓的作用,常常用来帮助婴儿入眠。
③因为练字在短时间内看不到明显的效果,所以你需要增加一些你喜欢的即时反馈,例如今天练完字以后就奖励自己吃一块最喜欢的甜品。/仅做为举例,慎用,吃多了会胖的(ಥ_ಥ)
④多去观察一些你喜欢的事情,寻找你喜欢它们的原因,然后想办法代入必要其中。比如我喜欢游戏,因为游戏有精致的画风(对应喜欢的字帖),有完美的音效(对应喜欢的音乐),有打成功后的金币奖励和升级模式(对应完成后的奖励)。
必要和喜欢不是两个完全割裂的整体,在必要中寻找代入喜欢,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项。
在我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发现喜欢的听力材料总能让我主动地去学习,收获颇丰。而枯燥无味的听力材料即使告诫自己‘‘要努力要坚持要自律’’还是容易半途而废,且收获很少。英语听力因喜欢从被动变成了主动,这是喜欢的力量。
喜欢让本来枯燥的学习过程,增添了一些你自己的色彩。你开始主动地去享受这个过程,而这时,坚持就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为什么你能够坚持打一天的游戏,看一天的剧,废寝忘食,却做不到认真地读一天的好书?
那些你拖了好几天都不想干的事情,你真的喜欢吗?
为什么很多你喜欢的事情都能够做得很好,而一些必须的事情却做不好?
我们应该花时间好好想一下这些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找到了方法,下了决定,却仍然坚持不下来的事情,是否只是因为我们‘‘不够喜欢’’?
那么,从现在开始,寻找自己的喜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