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Le tigre这是我持续写作的第56篇,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确实是这样的,在生活中很多的时候。遇到新鲜的概念和不太熟悉的事物,下意识的回想这个和我也没有什么关系,没必要了解的很深入,直接就放弃了解了
有时候会碍于面子,别人在讲述的时候也会听听。当然也只是听听而已,不会记住,更谈不上深入地思考了。因为心里已经下定了一个结论,这个和我关系不大
所以就有了后来的
“当初要是……就会……
之类的后悔
很可怕的是这样的一种后悔知识停留在表面上,而没有深刻的去思考去改变。于是到了后来的后来还是会发出同样的感叹
之前在网络上看过一个段子“有人让马云来一段太极拳表演,马云二话不说就表演了一段。事后身边的人问马云为什么别人有要求就马上满足,万一是为了取笑你呢。马云回答,我做了可能就多了一次机会,不做可能永远不知道是不是一个机会
现实中我们的惰性会指导我们不要去尝试,甚至有的时候对知识和技能自然的失去了好奇心。更多的时候是明明知道一个理论是正确的,却总是在想,我现在也用不上所以就没有必要上心的去学习
不求甚解的心态让自己的进步很微弱,我自己健身已经有六年多的时间了。可是依然没能很清楚指导自己做出正确的健身计划。甚至对于每一个部位应该怎样去练习都没有明确的方法。回想起来,大多是因为自己在锻炼的时候总是想,差不多就行了,反正比起一般的人要好很多。不会去注意饮食,更不会深入去研究什么样的训练动作更适合自己
因为自己的不专心钻研,不认真思考,最后只能成为很多机会都不光顾的人
当然也有很多时候是自己放弃了机会,很多时候知道做这件事是一个机会。可是就是觉得自己能力不行,比不上别人学习了几年的时间,肯定没办法比别人做的好。算了还是不要去丢脸了,然后就远离了。就错过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容易因为好恶之心去判断一些事情,进而失去机会
比如最常见的就是读书的时候,因为不喜欢一个老师所以不喜欢那个老师所教的学科,进而这一生就学不好那样一个学科了
现实生活中更是如此,讨厌那个人,所以不愿意听他说话。我讨厌这样的事,所以不愿意去接触类似的。正是在这样的有分别心的影响下,我们渐渐失去了发现别人闪光点的能力,也就失去了提升自己向别人学习的能力
生命中的很多的机会是我们自己主动放弃的
不再有分别心,就更能去发掘好别人的优点和事物本身的妙处;多一些好奇心,多研究多尝试就能多出很多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