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和六朝跟着游牧民族一起传到中原有许多美食,除了胡饼,“胡炮肉”也是其中一个。这是一种用肥的白羊肉做的美食,烹调方法十分复杂。生下满一年的小羊宰杀后趁新鲜把肉切成细叶状,羊脂也这样切细后加入盐,豆豉,葱白,姜,花椒,胡椒等调味,把这些再塞到羊肚里缝合,挖一个坑烤熟。这种原始的烹饪方法是游牧民族的习惯,香气扑鼻,味道鲜美的羊肉一般中原地区的人用锅子炖羊肉做不出这样的味道。后来有一道杭州名菜“叫花鸡”和这个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还有羊肉葱头汤也叫“胡羹”。用六斤排骨肉加四斤肋骨,葱头一斤,香菜一两,安石榴汁一起煮。这里的葱头不清楚是葱还是洋葱。洋葱原来产于中亚,口感偏辣,传到了意大利,西班牙和南欧等国后经过改良有了偏甜的品种。新品种传到东亚各国已经是比较晚的时间了,所以不确定当时用的是什么葱,不过无论哪一种作为汤里的蔬菜跟羊肉搭配总是一个很新鲜的烹饪方法。香菜过去也叫“胡荽”,也是从西域传来的蔬菜,石榴当时也是西域的水果。这个与众不同的汤羹,应该是当时人们非常喜爱的。
还有鹿头炖猪肉也叫“羌煮”。一个鹿头配上两斤猪肉,煮熟的鹿头清洗干净后切开和猪肉做成的馅儿一起炖成肉羹,加入葱白,生姜和橘子皮,还有花椒,醋,盐和豆豉。因为鹿是非常名贵的食材,加上做法非常稀奇,所以这道菜也成为了社会地位的象征,一度非常风靡。
而包着肥肉和蔬菜的卷饼也叫“胡饭”就亲民很多。通常烤熟的薄面饼里有烤熟猪肉,生的蔬菜和一些酸黄瓜切成的细条。蘸饼的作料会放上胡芹,野茴香和醋。因为醋能够帮助消化所以人们在吃没有发酵过的面,饺子,饼的时候都会配上点醋。卷饼的吃法也被保留了下来,比如现在的北京烤鸭。“貊炙”是与“羌煮”一起传入中原的西餐。“貊炙”就是烤全羊。整只羊烤熟之后用刀削着吃。这种整只烤的方法后来被保留了下来,除了羊,猪,鹅,鸭都有整只烤的记载。这些外来民族的食物和烹饪方法被吸收保留,并且融合到了现代的饮食生活中。
在《齐民要术》中有很多肉类加工的方法,其中比较多的是猪肉和羊肉。其中还有一道是狗肉。中国自古有吃狗肉的习惯,无论是长江中下游还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都有文物出土证明当时狗和牛、羊、猪一样是被当作家畜来饲养的。《礼记》里有记载皇帝的服饰和饮食,其中就有狗肉,而且是作为君主的礼仪食品供奉的。《周礼·天宫》中有名菜“八珍”,其中一道“肝膋”就是用猪网油包裹狗的肝脏用火烤至略焦。这些被用来祭祀的狗还有专门的饲养者“犬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