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相遇《走出抑郁症》

相遇《走出抑郁症》

作者: 宿鸭湖吴哲 | 来源:发表于2023-05-09 15:55 被阅读0次

摘自《走出抑郁症》王宇著,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成功自救。

一、偶遇“真我”舒服的解释

真我:

    自发的、流动的、随性的,它有其独特的秉性、爱好与追求。他可以面对失败,可以面对不如意,也可以面对自己的不足。他是真实的、稳定的、可靠的。他不必用成功或金钱来包装,它不必用结果来证明。它就是它,它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爱自己所爱的人。它不比赢得所有人的喜爱,它也可以面对他人的否定。毕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爱自己所爱的人已足够,又何必奢望太多?所以大多数时候它是平静的,它不必表演得完美,不必刻意去赢得他人的肯定与关注。在生活中它很少会被焦虑、恐惧所困,虽然它也会有嫉妒的情绪,但不会因为嫉妒而逃避,不会因嫉妒而改变自己的人生方向。它的努力仅仅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潜能,而非为了高人一等。

    就好像一头驴,它不比受农夫的驱赶,只需吃着自己喜欢的草,只需享受阳光,只需和同伴悠闲地相处,只需走自己想要走的路。虽然它只是一头驴,却是一头快乐的驴。虽然它走得不是很远,但它却体验到了旅程中点滴的快乐;如果它走得很远,那不是被农夫驱赶,而仅是希望发现远方的景色,是一种发自内心自愿的选择。即使旅程艰辛,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会冲淡旅途的艰难。

    总体来说,它是快乐和幸福的,而且因为它一直在寻找自己心中的“美景”。所以当它面对死亡的时候,总可以对自己说:我已经实现了自我。

二、“人的行为总是有目的的,症状也是如此。症状仅仅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或是愿望没有在现实中得到满足的挣扎。一切都不是空穴来风,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我恐惧丧葬是因为我渴望爱、支持、肯定的愿望没有在现实中得到满足的挣扎。还有,我对父亲的理想化形象加深、加重了我恐惧丧葬的程度。死者为大,活着的父亲或许如母亲一样,并不能给我很多的爱、支持、肯定、荣誉、财富。而我把死去的父亲理想化为无时无刻都会及时给我肯定、支持、爱护,给我富足、荣誉等。谁又可能做到这些呢?神父估计也做不到。我心中理想化父亲的形象驱使我害怕死亡,恐惧丧葬类仪式、用品,认为这一切都会隔离我理想化父亲带给我的幸福。

感谢王宇的《走出抑郁症》这本书,让我从中读自己,发现检查到自己的这一点。心中理想化父亲的形象驱使我恐惧丧葬类用品,仪式,坟地、丛林密道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相遇《走出抑郁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iwr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