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竹影清风新浪博客

竹影清风新浪博客

作者: 二马熊唐 | 来源:发表于2019-04-11 15:20 被阅读0次

    中山国,是春秋末期由北方少数民族狄族的一个分支白狄所建立的一个诸侯国家。

      狄族,是西周时期在北方以游牧为业的少数民族,主要活动在今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陕西省之间,其种姓繁多,诸如白狄、赤狄、长狄等。

      春秋时期,狄族活动一度非常强盛,曾灭邢国(今河北邢台)、卫国(今河南淇县)、温国(今河南济源)等华夏诸侯国,并曾北侵燕国、东胡,西侵周王室、郑国、晋国、秦国,东侵齐国、鲁国、宋国,为当时中原地区华夏民族的劲敌之一。

      白狄,是狄族的一个分支,王族为厘姓,早先游牧于肤施地区(今陕西榆林无定河北岸至延安一带),后逐渐东迁到河北境内,先后曾建有肥国(今河北藁城)、鼓国(今河北晋县)、鲜虞国(今河北唐县)这三个主要的方国。为了自身的发展,白狄不断侵扰诸夏以获取生存空间,因此也多次遭到诸夏的联合攻击,其中晋国是其主要的劲敌。

      周景王十五年(晋昭公二年,公元前530年),晋昭公姬夷发动攻击肥国、征伐鲜虞国之战,肥国被灭;

      周悼王元年(晋顷公六年,公元前520年),晋顷公姬弃疾发动了攻击鼓国之战,肥国被灭。

      周敬王十年(楚昭王六年,公元前510年),鲜虞国一度被楚昭王熊壬(芈轸)所灭,但到了周敬王十四年(楚昭王十年,吴王阖闾九年,公元前506年),楚国与吴国之间爆发“柏举之战”(今湖北麻城),吴军在伍贠、孙武的指挥下大败楚国,击破楚国都城,楚昭王仓惶逃往随国(曾国),根本就无暇再顾及对西北地区的控制,于是鲜虞国人遂又乘机复国,并建都于在太行山中麓的顾城(今河北定州),因以改名为中山国。

      从周敬王三十一年(晋定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89年)开始,中山国屡遭晋国攻打,到了周贞定王十二年(晋出公十八年,公元前457年),晋出公姬凿发动攻击中山国之战,中山国被灭。但在七十五年之后的周威烈午十二年(中山文公元年,公元前414年),中山文公在顾地(今河北正定新城铺镇)重新建立了中山国。

      周威烈王二十年(中山武公九年,魏文侯四十一年,公元前406年),重建八年的中山国又被魏文侯魏斯所灭,魏文侯还派公子魏击率军驻扎在中山国故都。

      周安王二十四年(中山桓公元年,魏武侯魏击十八年,公元前378年),诸狄联合起来,发动了攻击魏国之战,中山恒公又乘机复国,并迁都城于灵寿(今 河北平山),由此中山国开始逐渐强大起来。

      中山国最强盛之时,所括疆域北自河北安新县经徐水向西到燕长城,南到今河北赞皇、高邑一带,西到太行山麓,东到河北衡水,成为战国时期除了战国七雄之外强大一时的诸侯国。

      到了周慎靓王三年(中山王二年,魏惠成王后元十六年,赵武灵王六年,韩宣惠王十三年,燕王哙元年,宋康王九年,公元前320年),中山成公厘鬻、魏惠侯魏罃(魏婴)、赵武灵侯赵雍、韩威侯(韩宣惠王)、燕侯姬哙、宋君子偃等诸侯皆同时称王。

      此后,赵武灵王急于在河北地区扩张势力,自然不允许卧榻旁边的中山国存在,于是中山国开始遭到赵国持续不断的攻击,到了周郝王姬延十九年(中山国君三年,公元前296年),赵惠文王赵何联合了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楼烦部族攻击中山国,中山国被彻底灭亡,国君厘尚被赵武灵王押送回老家肤施(今陕西榆林无定河北岸)去终老。

      中山国自公元前506年正式建国,至公元前457年被晋国所灭,立国年四十九年;中山武公在公元前414年复国,至公元406年被魏国所灭,立国八年;中山恒公厘窟在公元前378再次复国,至公元前296年中山君厘尚执政时期被赵国彻底吞灭,立国八十二年;中山国共历九代君主,国祚合计为一百三十九年。

      中山国遗址:

      中山国两次建都于顾城(今河北正定新城铺镇),王城前后存在一百零三年,但在顾城至今尚未发现其王陵墓地。

      战国中期的中山国王陵主要分布在今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三汲乡,该地区处共有编为一~六号的六座中山国大墓,分处于两个陵区之间:一处在中山灵寿故城以西两公里的西灵山南坡高地上,第一~二号墓东西并列;另一处在灵寿故城内西北部,第三~六号墓东西向错列。

    中山国遗址-中山桓公墓

    中山国遗址-长城

      1974~1978年发掘了第一号和第六号墓。经专家考证,第一号墓为中山成王厘堞的墓,此墓封土高十五米,底边东西宽九十二米,南北长一百十米,自下而上呈三级台阶状。上面有台榭式建筑遗址。规模巨大,墓室平面近方形,每边长二十九米,南北两边各有一百十米的墓道,墓室内分椁室和三个库。

      第一号墓出土的文物极为丰富,是中山国故城考古发掘的重大发现。第一号墓周围还有六个陪葬坑、两个车马坑、一个杂葬坑。

      第六号墓形制和第一号墓相近,只是规模稍小,其东西两侧有陪葬坑三座,南面有两座对称的长方形杂葬坑。

      这两个墓早年均已多次被盗,第一号墓椁室仅存有一件中山王陵的“兆域图”铜板,这是一份王陵建筑的设计图,为中国历史上首次发现,说明战国时期已有专司王陵建设的部门和官员,对研究中国建筑史具有重要价值。外藏库出土铜列鼎九件,还有四盍及扁钟、石便磬等随葬礼器,具有可与天子相比的王者规格,出土的“山”字形铜制大型仪仗礼器五件,最高者达一米四三,可列于帐前和帐周围,十分雄伟,象征王者权威,为中山国所特有,也是中国前所未有的发现。墓内还出土了国王使用的错金银四龙四风铜方案、十五连盏组装灯、虎唑鹿、犀牛、牛、错金银屏风座、简易活动帐架、中山古酒和中山侯铜钺等罕见文物。

      在中山陵出土的许多铜器上,都刻或铸有铭文,特别是铁足大鼎、夔龙饰方壶、一园壶上,均有长篇铭文,计有一千零九十九字,确切地说明了墓主是中山成王厘堞,制器时间约为周显王三十~四十八年(公元前339~前321年),埋葬的时间约在周慎靓王元年(公元前320年)左右。

      这些文物的出土、铜器铭文和及其表现的陵寝制度,反映出中山国与当时的中原文化特别是同魏国文化的密切关系,某些文物则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中山国文物:

    中山国青铜-列鼎

    中山国青铜-熏香鼎

    中山国青铜-扁酒壶

    中山国青铜-错金银屏风座

    中山国青铜-错金银双翼神兽

    中山国青铜-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架

    中山国青铜-凤首匜

    中山国青铜-夔龙纹刻铭方壶

    中山国青铜-三犼足桶

    中山国青铜-敛

    中山国青铜-镂空鹰柱盆

    中山国青铜-门兽

    中山国青铜-牛樽

    中山国青铜-瓶

    中山国青铜-十五连盏灯

    中山国青铜-提链盆

    中山国青铜-提梁卣

    中山国青铜-铜版兆域图

    中山国青铜-五指形活动窗架

    中山国青铜-牺樽

    中山国青铜-山字形仪仗器

    中山国青铜-银首男俑铜灯

    中山国青铜-柷

    中山国兵器-透雕龙纹柄剑

    中山国官符-虎符

    中山国金器-金衡饰

    中山国金器-夔龙纹镶金银泡饰件

    中山国钱币-金贝

    中山国钱币-银贝

    中山国钱币-圆足布

    中山国钱币-大尖首刀

    中山国陶器-飞燕柱盆

    中山国陶器-乳钉夔云纹瓦当

    中山国陶器-双鹰头山峰形瓦脊式

    中山国玉器-虎形佩

    中山国玉器-夔龙佩

    中山国玉器-龙形佩

    中山国玉器-镂雕四凤纹饰

    中山国玉器-三龙环佩

    中山国玉器-梳子

    中山国玉器-玛瑙圆佩

      中山国君主简要世系表:

      春秋时期:

      厘□□:鲜虞王,改鲜虞为中山,中山国缔造者,公元前506~?年在位时间待考,中山侯,逝世后葬地待考。

      战国时期:

      厘□□:在位时间待考,中山侯,逝世后葬地待考。

      厘□□:公元前?~414年待考,中山文公,逝世后葬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三汲乡。

      厘□□:中山文公之子,公元前413~前379年,中山武公,逝世后葬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三汲乡。

      厘 窟:中山武公之子,公元前378~前340年,中山桓公,逝世后葬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三汲乡。

      厘 堞:中山桓公之子,公元前339~前320年,中山成公,自称王,中山成王,逝世后葬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三汲乡。

      厘 鬻:中山成王之子,公元前319~前312年,中山王,逝世后葬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三汲乡。

      厘 訾:厘鬻之子,公元前311~前299年,中山王,死于齐国,逝世后葬地待考。

      厘 尚:厘訾之子,公元前298~前294年,中山君,被赵国灭国,不知所终,逝世后葬地待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竹影清风新浪博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iwt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