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换个视角看《简·爱》——《阁楼上的疯女人》读书笔记

换个视角看《简·爱》——《阁楼上的疯女人》读书笔记

作者: 赖美云的小面包 | 来源:发表于2018-08-19 22:15 被阅读1424次

            本周阅读主题是“转换视角”,精读书是美国女文学评论家桑德拉·吉尔伯特(Sandra M. Gilbert)和苏珊·古芭(Susan Guber)合著的《阁楼上的疯女人》

    《阁楼上的疯女人》书封

            前段时间米兔运动中众多女性出来揭露自己被性侵的经过,女权主义运动再次备受关注。那时候还特地找到林奕含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了读,不禁感慨不论是以往还是现在的社会对性别的歧视偏见太多了,身为成熟男性,应该多注重自身修养,要常换位思考。这周读的书就很好,能够启发我们去用女性的视角去观察我们习以为常的社会观念和现象,两位作者讨论的是19世纪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作家,因此这本书也被誉为女性主义文学评论的《圣经》。

    桑德拉·吉尔伯特(左)和苏珊·古芭(右)  

    一、书名取“阁楼上的疯女人”的缘由

            为什么这本书的名字叫《阁楼上的疯女人》呢?

            这是小说《简·爱》中的典故。《简·爱》一书的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出生卑微、相貌平平的家庭女教师,在桑菲尔德府与男主人罗切斯特先生相爱,但就在他们要结婚的当天,简·爱发现罗切斯特多年前已经结婚了,并且把自己的妻子锁在庄园的一间阁楼里,这就是小说里阁楼上的疯女人。简·爱在愤怒与羞愧中出走,恰好被她的表兄救走。多年之后,她重新回到桑菲尔德府,发现阁楼上的疯女人把庄园烧掉了,罗切斯特先生变得又瞎又残,最后,简·爱正式和他成婚。

            如果从表面上来看,这似乎是一个自强女性的成长故事。

            简·爱出身卑微,从小在修道院里长大,长得也不漂亮,但她始终追求平等和独立。简·爱在生活的逆境中顽强成长,表现出了令人赞叹的生命力。在和罗切斯特的爱情中,尽管对方是一名贵族男子而自己是一个贫寒的女教师,但她始终坚持两人的平等。小说里有一段经典台词:“你以为我穷,不好看,就没有感情吗?我也会的!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经过坟墓,将同样地站在上帝面前。”这些话至今读起来依然振聋发聩。

    简·爱

    二、“疯女人”伯莎的故事

            《简·爱》是一个开始是悲剧、最后是喜剧的故事,但是,很少人会注意到罗切斯特的前妻,那个被关在阁楼上的疯女人。

            在另一本非常精彩的小说,简·里斯(Jean Rhys)《藻海无边》中,主角就被换成阁楼上的疯女人伯莎。如果你阅读那本书的话,会发现,伯莎的故事几乎和简·爱是一样的

    《藻海无边》电影海报

            《藻海无边》这本小说讲到,伯莎的原名是安托瓦内特,出生于西印度群岛的富裕家庭,不幸的是,他们家被当地土著烧毁,妈妈精神崩溃,被人视为疯子。安托瓦内特被送到修道院。她出身独特,但身处在夹缝当中。由于母亲不是白人,她不被白人社会接纳,由于她是奴隶主的女儿,土著黑人也很恨她。罗切斯特是个英国绅士,但不是家里的长子,无法继承财产,家里安排他到西印度群岛娶一个富裕的当地女子,因此,罗切斯特才会向安托瓦内特求婚。

            他们结婚了,但他并不爱她。明眼人都知道,罗切斯特只是看上了安托瓦内特的钱。他从心眼里瞧不起安托瓦内特的混血出身,又觉得她母亲“疯女人”的传言有损自己英国绅士的体面。他把安托瓦内特的名字改为伯莎(Bertha),这是一个典型的英国女性的名字。安托瓦内特热爱西印度群岛的太阳、海滩、群山,但到了英国,却被丈夫囚禁了起来,对外宣称她发疯了。最后,安托瓦内特放火烧掉了桑菲尔德庄园,烧掉了这个象征着帝国主义和男性权力的地方


    三、《简·爱》是个寓言

            那么,在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古芭看来,“阁楼上的疯女人”又代表着什么呢?

            她们认为,阁楼上的疯女人,也就是罗切斯特的前妻伯莎,其实是另一个版本的简·爱。换句话说,女主人公其实有两个分身,第一个是简·爱,代表着理性、克制和社会规训,另一个就是伯莎,代表着野性、未曾驯化和对男权制度最原始的愤怒

            如果你也读过福柯的《疯癫与文明》,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两位女性文学批评家的观点。伯莎的疯狂是被世俗的理性所定义的,但其实代表着女性的内心激情,一种被压抑的生命力,潜意识里反抗男性权力的另一个自我。

            从这个意义上讲,《简·爱》就是一个寓言。小说里有一个细节,伯莎在简·爱和罗切斯特的新婚前夕撕毁了简·爱结婚用的面纱。我们如何来理解这一行为呢?你可能会觉得,伯莎这是出于嫉妒,因为简·爱代替了她作为妻子的位置,所以她在妒火中撕毁了简·爱的面纱,但这种解释是站在谁的角度给出的呢?罗切斯特先生, 桑菲尔德府的主人,庄园里男权文化的代表。罗切斯特先生认为伯莎是疯狂的,嫉妒的,她的存在对简·爱是一个极大的威胁,而一般读者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就接受了这样的解释。

            但是女权主义的视角给了我们一种完全不同的解读。伯莎毁掉简·爱面纱的行为不是因为对简·爱的嫉妒,而是出于她对自己婚姻的痛恨。面纱是一种符号,代表着婚姻及其对伯莎的禁锢,罗切斯特自从和她结婚以来就把她囚禁在阁楼上长达十五年之久,可以说伯莎的婚纱就如同她的囚衣,穿上那一天起就再也没有得到自由。从这个角度来说,伯莎撕毁婚纱并不是针对简·爱,而是针对囚禁她一生的男权和婚姻。

            更重要的一点是,伯莎这一举动其实做到了简·爱想做却没有做到的事。简·爱的内心深处也是希望毁掉这副面纱的。小说里多次描写了简·爱对这个昂贵面纱的不满,事实上她不喜欢罗切斯特给她买任何贵重的东西,于是伯莎替她撕毁了这个面纱;同时简·爱在结婚前非常焦虑,对写着罗切斯特太太的标签也十分抗拒,于是伯莎的出现,让她逃离了这次婚姻。

            表面上看,简·爱从桑菲尔德庄园出走是因为罗切斯特的欺骗和伯莎的出现,但实际上这只是简·爱逃离婚姻的一个完美借口,简·爱完全无法在那个时候说服自己与罗切斯特结婚,因为她的内心仍觉得两个人是不平等的。罗切斯特拥有巨大的财富,是整个庄园甚至是简·爱的主人。这也是为什么只有在桑菲尔德府被毁,罗切斯特变得又瞎又残,而简·爱继承了一笔不菲的遗产,重回庄园之后才能与他结婚,只有在那个时候罗切斯特才不是简·爱的主人,两个人才变得真正平等。

            从女权主义的角度来看,伯莎烧毁桑菲尔德并随之一同葬身火海有两层意思:第一,桑菲尔德作为男权中心必须毁灭。伯莎以自杀式的、同归于尽的方式毁灭了男权制度,为简·爱换回了一个最终完全平等的婚姻;第二,伯莎也必须死去,只有把简·爱身上那些野性的、未被驯化的部分完全去除,她才能成为一个符合社会规范的妻子


            在《阁楼上的疯女人》书里,诸如此类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解读文学作品的评述还很多。这里主要选取了书中从女性潜意识角度解读《简·爱》这本小说的部分。通过两位作者,我们知道了《简·爱》的故事讲的不仅仅是一个出身低微的女子追求幸福,遇到了一个又英俊又富有又爱她的男人,《简·爱》的故事讲的是女性对男权的恐惧和反抗,以及最后对这个社会的讲和和妥协。

            转换视角不仅很难,而且很重要,可能会产生很另类、怪异的感觉,但其实很可能反而是真实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换个视角看《简·爱》——《阁楼上的疯女人》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iyh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