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言在美国读研究生2年了,研究文献也读了不少,专业研究也做了,写成了报告。拿哈佛原文,从研究者和读者的角度,来解读此项研究背后的作者们,以及研究的一些术语的解释。
有人竟然问:”哈佛研究员有权利跟踪调查中国民众吗“ 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对研究和研究者有什么误会?
也许是汉语表达的模棱两可,有人真的以为跟踪调查是”跟踪“调查吗?研究里面的跟踪不是你走在前面,我偷偷的跟在后面,而是研究者做长期调查的时候,对同一研究对象进行的跟进调查,这种调查方式可以观察出长期的变化。在哈佛的这个报告中,则是看民众的满意度随着时间的变化。
哈佛报告首页截图调查呢,也不是请你喝茶的那种调查,而是研究的一种方式。为了获取证明自己假设的信息,你可能会街头采访,网上发问卷,一对一访谈等等。这些都是调查,不是真的要查你户口哦。
在美国,高校对研究的监管很厉害,不是你对什么感兴趣就能做什么话题的。每个高校都有一个IRB,这是一个让研究员、研究生、博士生还有教授都闻风丧胆的三个字母。
IRB代表的就是机构审查委员会(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掌握着通不通过你研究提案的生杀大权。他们又称为独立伦理委员会,这些委员就是判断你的提案研究方法是否得当,是否有违伦理,会对实验对象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吗等等。
哈佛的研究员必然也要过IRB这一关,哪怕研究对象是中国的民众,他们还是要遵循法律法规,以及道德和伦理。而且研究不是写小说,可以随着脑子想到哪儿写到哪儿,18页的报告都摆在那里,用数据说话,真想看清楚研究员的目的也不是什么难事。
我们来看看这三位作者的来头,他们花了13年时间难道还真是来黑中国的吗?美国政府有那么大本事让学者为政治服务吗?其实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和清华大学合作开辟了很多为我国政府领导培训的课程,第一第二作者搞不好还给这些人上过课。
首席作者是爱德华(Edward Cunningham),目前在哈佛是讲师,是阿什研究所的主任(director),也给能源、环境和金融大型企业做顾问。
爱德华-讲师他的研究侧重于能源市场、政府、国际经济与竞争,政治经济发展以及中国融入世界。拿着美国的奖学金到清华访学过,中文和意大利语都很流利。
再看他的学术背景也是个学霸,本科在华盛顿特区的乔治城大学、在哈佛受过训、拿着麻省理工的博士学位,目前正在写关于中国能源市场和管理的书。(以上信息来自哈佛官网)
看样子是正正经经的研究员,而且很能写,他的文章基本上过美国的主流媒体,对中国能源和政府很感兴趣。
第二位来头也不小,他叫安东尼,也是个阿什中心的主任,也是清华大学的客座教授。他教政治体系的对比、民主管理、转型经济体(以中国为重点的),也教来自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一些官员。
他的研究重点是中国政治和领导,城市化,城乡不平等以及在亚洲地区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1976年就以学生身份来到中国,基本上年年都来,把中国当老家了。对中国的了解怕是不逊于大多数中国人。
安东尼-主任第三位作者呢名字叫杰西,是安东尼的学生。杰西自己是博士后,在中国民众满意度这个项目上跟进了6年。博士是地球与环境专业,对中国的地方污染研究感兴趣。
杰西-博士后看完作者的来路,再看看作者们对这个研究的目的怎么说。
报告的第三页第一段就清清楚楚的写着研究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因为目前长期、公开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民调基本不存在,这样如何得知中国普通民众对政府的看法呢?小言看到这里不禁笑了。
可靠的普通民众的态度因为这份报告也逃不出论文的基本套路,想要别人支持你的研究,就得说清楚讲明白你的研究的重要性和稀缺性,而这份报告则是填补中国民调研究的空白。
小言看来这份报告就是一本正经的学术报告,结果大家都看到了,也没见学者们藏着掖着不是吗?也佩服这些研究员们花了13年时间做研究的毅力。
也有人可能因为哈佛卫星门,质问是否能引用此报告的数据,小言看来,只要数据可靠,方法没有漏洞,研究员的数据当然可以引用了。写得不好的,也可以拿来做反面例子。
虽然政治和学术也很难分开,但是科学研究也是有自己的尊严的。你觉得呢?看了他们的背景以及目的,还觉得研究员们是被当枪使吗?
这里是教美国人好好说话的小言,欢迎留言发表您的见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