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选择时采用角度的影响
现在回想起来,从主动选择内容的角度看,之前的人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个阶段,是选择想要做的事情。
给自己的问题是:这件事情是不是自己想做的?
另一个阶段,是选择相对不想要做的。
给自己的问题是:这件事情是不是可以放一放。
初步看起来好像相似,差异在于:
在后一个阶段,意识到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但时间是有限的,只好选择“排除法”,而且这种感受越来越明显。
今天看到一篇关于原生家庭的影响的文章,其中一个观点:
某些父母因为忙于自己工作生活中很多需要处理的事务,无暇顾及孩子的感受,想法。
相对其他类型的父母,做法被认为是比较的“简单粗暴”,并因此“导致”孩子成长过程中形成这样那样的心理状况。
在看到这个观点的一刹那,我把这个观点延展开:
因为觉得可以做的事情多,是采用第二个阶段的“排除法”判别做与不做。那么,是否会导致给他人带来“简单粗暴”的感受?
我知道,选择角度的不同,对自己也会产生影响。
比如选择第二种,在那一刻,会心生歉疚感,甚至会默默说“抱歉”。
也深知:无论我自己感受的状况如何,对他人的影响会是类似的 - 因为我没有相应的主动行动,被动回应等,于是会怎样怎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