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情心,同理心,这是我上心理学班最常看到词汇,老师常提醒我说,我们一定要和来访者有共情。但如何去表达这样的情感呢?看到比自己难过的事情,应该落下眼泪,遇见比自己落魄人或事应该就伸出手帮助?这样的逻辑好像看上去没有什么问题?
1,我们该有多少的同情心?
昨晚没有怎么睡好,源于我和夫人散步时争论的一件事情,事情源头晨跑时我拒绝了她再次陈述的邻居家不幸,每次晨跑我都在活络自己的大脑,夫人在提到这家女主人报怨自己的老公的那些言语时,我条件反射拒绝了。当然我承认我对这位女主人有一点偏见,但是直到我们晚上的争执让我惊诧了。
我喜欢理性的看一件事或一个人,邻居家的女主人因为老公的背叛,关系变坏最后离婚,对于一个年长的女性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是应该有同情心,但是我们同情的点是在那呢,是事情的本身,还有事情中的本人呢?话说这好像也没有什么争论的,事情发生了当然同情主人的遭遇,但是因事情发生的突然,女主人会找夫人倾泄,为什么会用这个泄这个词呢?因为对方是一个情绪起伏极度过量的人,她对夫人说的话,已经完全催眠了夫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连我都有感觉到夫人在和我沟通时,对对方老公的那种多不是不满意是有愤怒的。我没有当面和这么女主人聊过天,我所有的信息都是来自夫人之口。我好奇了,因为一个你都不熟悉的人,你因完全听别人的一面之词就定格了,而且以夫人的话,她的初衷是同情这位女士。为些事我们之前还有过不止一次的争执,这就好笑了,为什么和你完全一点关系没有的事情会引起亲密的你两在那争执。

如果这样的同情心让自己有了不合理的情绪,那就不是事情本身了,而我们自己了,心理学中最著名的合理情绪治疗(简称RET),是阿尔伯特·艾利斯(A.ElliS)在美国创立的,其中就有:他认为当人们陷入情绪障碍之中时,是他们自己使自己感到不快的,是他们自己选择了这样的情绪取向,让我们要改变情绪而不是改变原发事情。
2,我们不该有同情心吗?
拿昨晚发生的事情来说,夫人质疑我的同情心,说我对这位女仕没有同情心,她的遭遇已经不堪了,我却在分析她的种种不是,深刻的事实面前却无动于衷,身为咨询师不管正能或负能都要照单全收。我彻底的晕了,什么情况这是?我没有同情心,我是咨询师我就得是铜墙铁壁的,咨询师是我的铁布衫,刀枪不入?

也许当时的我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被搞定了,不过我很确认我是一个很有同情心的人。美国最大的通信公司沃达丰去年裁员4.4万人,占公司员工的30%。被裁 这些员工大部份都是中年人,这个事引发了网上热议,网上有一个段子,上有老下有小,顾完老的顾小的,完了还要顾自己;要工作,要学习,还要面对年龄的压力。中年人是打不怕,怎么折磨都不倒,就是不能开除,因为他们身上的担子不一般。中年人何去从呢?一想到我自己也是步入中年的境况,我深深的感到同情,觉得人生到这个年纪太尴尬了,好好人生就这样断层了,难到就听之任之吗?
因为同情,我特别去网上查阅了这则消息背后的讨论,沃达丰裁员的基本标准是,中年员工在公司呆的最久,福利待遇最高,在成本相对上,裁一个中年员工等于裁好几个年轻的员工,这些中年老员工熟知公司律法,喜欢钻公司管理空子,中年员工相对年轻的员工来说比较保守,中年员工由于养家会安静的等待公司赔偿,但年轻员工却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会和公司进行对质等等。所以裁员针对中年员工看似不应该的决定,却变成了合理的事情。
是同情让我深刻的看到了事情的另一面,让我了解了中年状态,不仅仅是被辞退,而是由于无做为所以被淘汰,如今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也增加了中年人的压力。青年对新知识与潮流适应快,领会也快。知识的更新对青年人而言,并不算是什么特别的负担。中年人如缺了社会竞争场,对知识的更新和社会变革更多只是欣赏,而不是参与。中年人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就得克服困难,就得付出比青年人更多的努力,所以同情心让我看到中年人的应该更要努力。

3,同情心会让自己更完美
我们人类和动物区别是我们都有细腻的情感,同情心就是其中的一种,同情让我们明白被尊重是种人生常态。
不正确同情有时让我们常常被事件本身牵着自己的情绪走,这样的“感同深受”让本阳光的一面被不好的状态取代,那是不对的,另一方面就是我们的“自我同情”,使我们每次看到可怜人,不好的事件就让自己想起,仿佛身处他人位置,痛苦得不行。就像是又经历了曾经经历的没人顾及的苦,又带着一肚子的委屈,内心又想把自己变换为一个强者,去保护当下的弱者,这样好像就完成了自己的某部分“使命”,好像就成功地安抚了“曾经的自己”,可是一次次地这样做,也并没有什么结果,内心还是一样的痛苦。
适当的同情心,让我们感受自己的自我暴露柔软的一面,同进激起我们从别一个解度看事情,但同情心过到泛滥,就会引发自己的不良情绪,更是引发自己的不安和焦虑。从而让自己去逃避现实,那实在是太不可取了。
去,你的同情心,好的请留下,不好的请放弃,生活每一天都是充满光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