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喜欢的自己,这是一本书的名字,也是来自我们心灵深处的呐喊,所以读中迷醉,读中掩卷深思……
多少儿时梦想,在星辉灿烂的夜空中诞生;多少年少理想,在千军万马的考场上驰骋飞翔;多少长大后的愿望,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击打跌撞。有的实现了,有的却化为了云际天风。
我们往往用尽半生力量,也没做成那个梦想里的最好的自己。那么,你喜欢现在的自己吗?若喜欢就要接纳。接纳自己就是认识到自己有瑕疵,承认自己不完美,努力改变能够改变的,放下不能改变的,活出自己的特色。
现实的自己,你常常不喜欢;而未来的自己,又往往遥不可及。所以,你隐忍、抗议、逃避或忧伤,于是有了深深浅浅的焦虑。如何摆脱尘世的烦恼?仔细聆听,海鹰老师会告诉你,像孩子一样活好每一个“当下”,看见自己内在的爱,活出真实的自己。翻开书本,阿德勒也会告诉你,你的人生你做主,幸福需一点一点去获取,没有了自卑感,也没了优越感,你就是一个精神健康平衡的人。
“做自己”,你不必用正向思考来催眠自己,更不需要强迫自己做任何改变,只要轻松跟自己在一起就可以了,这也是最好的“自我疗愈”。
“做自己”,就要俱备成为普通人的勇气。长期以来,我们奔走在追求卓越的路上,“不普通”是我们的目标和要求,惟恐不优秀,惟恐泯然众人。做个普通人,何尝需要勇气呢?是的,很多人是放不下“卓越”这一目标或头衔的,当丰满的理想与骨感的现实碰撞时就会心理失衡。而假如甘心做个“普通人”,他就容易接受现实,从而接受那个不完美的自己。当看到自己的优势和资源时,在此基础上可能会用力成长,奋力飞翔。
“做自己”,就要保持边界感清晰,感性和理性并重。从哲学角度而言,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在各种关系的处理中,透露着人的智慧、哲思和心胸。各司其职,分工合作,这是社会的要求,也是对每个人的基本要求。我们必须分清职责,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做到不拖不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但在实际生活中,尤其亲子关系中,父母做不好的常是“课题分离”。写作业是孩子的事,急的往往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婚姻是夫妻间的事,多事的婆婆常凡事插手……坚定而温和的态度,便成了努力做自己的一道风景,它如水一样柔,如太阳一样暖。
“做自己”,就要努力创造自己的人生。常有人追问追思:“人生的意义是什么?”阿德勒的回答是:“人生的意义没有定义,是由你自己决定的。”这个回答多么振奋人心,是啊,你的人生你做主。哪怕你的童年有多么幸福,接下来的日子仍由你去创造;哪怕你的童年有多么不幸,你仍可不停地去改变。因为今天不是昨天的延续,过去的经历决定不了现在的生存方式。此时,我仿佛听到了花开的声音以及生命拔节的跃动,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人应该面对大海,朝向春暖花开。
“做自己”,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你是人生的主人,就要主张自己的权利、觉悟随之而来的责任,并有奉献一切的勇气。遇事不悲观,遇人会沟通,便终会人生开挂。传说有个金星上的女人,遇到一个火星上的男人,虽然性格不同思维不同,但他们能互相谅解而相爱。后来来到地球生了许多孩子,却因处同一星球而经常争吵,他们努力地做自己,试着阅读《非暴力沟通》、阅读《做你喜欢的自己》,学会了珍惜拥有,摩擦慢慢儿就烟消云散了。因爱与责任,后来地球上的子孙后代繁衍生息,多达几十亿……
做最好的自己,让温柔与爱滋润心田,让责任与担当保驾护航。告别忧伤和徘徊,向着星辰大海,勇敢出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