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假期我看了《一站到底》的名校争霸赛,18岁的张凯博给我印象特别深刻,他说:“我想对18岁的自己说一些话:我希望你可以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因为每一步都在为你的未来筑造一砖一瓦;我也希望你能不忘初心,努力追求梦想,因为梦能到达的地方,脚步也一定会能到达” 而我想说,刻苦学习十二载,今朝,终于进入这个自由又神圣的学府——我憧憬已久的东北大学。在这里,我会让我的脚步追上梦想;这里,是我朝思暮想的远方;这里,也已成为我终生奋斗的信仰。
穿过历史的云烟,我看到一座纷飞战火中拔地而起的学府,几迁校址,不改初心。在少帅张学良等几代爱国人士的倾心打造下,他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他不仅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振兴中华的基地。一批批学子远洋留学,他们不为自身利益,只为学成归来,建设新中国,他们喊着“知行合一”的口号,手捧一颗炙热的爱国之心,在华夏大地上踽踽而行。他们身上凝聚的正是我们东大的爱国精神。历史不会老去,东大的精神之核也定将代代相传,不断被发扬光大,成为每个东大学子心中不可磨灭的烙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自然担负着新时代的使命。而大学四年是我们不断完善自我,逐步迈向社会,承担起公民义务的关键时期。下面我将从个人素质和家国情怀两个方面来阐述这大学四年我所希望看到的自己的成长。
关于个人素质,首先,在佛系思想看淡一切盛行的时代,我们要学懂得珍惜,“请问珍惜当下,请珍惜他人,请珍惜自己,特别是你的健康,请珍惜你内心的渴望而不要忽视它,压抑它,甚至掐灭它,最后,请珍情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这是北大教授在开学典礼上的发言,希望我们可以共勉,在大学四年,珍惜所有美好好的一切,拒绝佛系,学会珍惜。
其次,我们要有自律能力,尤其在大学这个需要自学的环境下,自律能力会直接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要用碎片化信息来获得短暂的欢愉,不要沉迷于刀光剑影的网络游戏,这过后我们只会感到更深的空虚,过度放纵真的会让我们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要像薄伽丘在《十日谈》中说的那样“虽也饮酒,但不沉湎;虽也满足欲望,但适可而止”我们很难成为一个清心寡欲的圣人,但只要我们稍作努力便不难成为一个有自制力的普通人。
最后,也是最永恒的话题,我们要努力,要奋斗,在大学这样一个充满着无数机遇的平台,我们要有雄鹰战苍穹般的斗志,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我们正青春年少,怕什么海阔天高。我个人特别喜欢罗曼罗兰的肺腑之语“生活中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不能把我们的生命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而且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我想要的自由是通过勒奋和努力实现更广阔的人生,那样的自由才是为珍贵的,有价值的。我相信一万小时定律,我从来不相信天上掉照饼的灵感和坐等的成就 ,我要靠势必实现的决心认真地话着,因为人类最大的武器就是豁出去的决心。
关于家国情怀,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身上的社会责任义不容辞。爱国从来都不是一个模糊的字眼,它是我们力所能及的正义之举,是我们想着读书为国的热忱之心,是每一次为祖国繁荣昌盛而盈眶的热泪,是给国家的无限信任和对国家的无比自豪,这需要吾国与吾民共同努力方能最终彼此成全。在东大,我们有让人动容的创校校长——王省长和谢厅长,他们在国家动乱时主动肩负起富强东北的重任;我们有竭尽心力,慷慨解囊的张学良少帅在黄屯姑事件的压力下继任校长,他推陈出新,广招良师,带领东大走上新的辉煌时期;我们还有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师生,他们在一二九学生抗日爱国运动中,冲破军警包围,孤军出动,成为斗争中的主力和先锋。在中国高速发展新机遇下,我们更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传承东大精神,展现东大面貌,用我们的青春与热血燃烧爱国的不灭信念,用我们的创新与实践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白山高高,黑水涛涛,美哉我东北大学与天不老,壮哉我东北大学与国无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