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平常是如何读书的呢?
你是否和我之前一样?想读书的时候,随便拿起一本书,随意的翻看,对有感触的地方就勾画标注下;
或是遇到一个问题,想找一本书来解决,书看完了,但解决方案是什么却怎么也讲不出来。
或者看了很多书,但需要用的时候,却只有模糊的印象,有些内容好像在哪本书里面看过,但就是找不到。
如果你像我之前一样,那你就属于随意读书。
这种读书方式呢,看过的内容记不住,很难对书中的内容做到真正理解,你的问题也得不到有效解决。
那怎么办呢?
你需要转变读书方式为主题研究式读书。
在分享主题研究式读书的具体方法之前呢,我想先和大家分享几点读书感悟。
第一个是你一定要知道,没有一本书是完美的,我们不可能靠一本书就了解某一个领域的所有的知识。
第二个是书里面的知识不都是完全正确的,也就是说,对一本书我们需要批判性的阅读,不能全信。
第三个是针对某一个领域的问题,我们需要在不同的书之间寻找答案。尽量让我们得到的答案更全面,更客观,不要被某一本书带偏,陷进去无法自拔。
而主题研究式读书,就能让我们学到的知识更全面,更客观,更深刻。
但因为主题阅读涉及的书比较多,知识点也比较庞杂,如果我们把主题书单选好以后就开始读,知识全部靠脑子记,我们大概率会发疯的。
我们就会像猴子捡西瓜似的,看见玉米丢了西瓜,看见香蕉丢了玉米,得不偿失。
那具体怎么办?如何才能解决主题研究阅读的痛点呢?
我给大家分享,用三张表搞定主题研究阅读。
第一张表是目录矩阵表。当我们选定需要读的主题书单以后,如果单独读某一本书,我们很容易陷进书中所讲的具体概念,很难跳脱出来,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目录矩阵表。具体方法也很简单,就是直接把所有需要阅读的主题书籍的目录都汇总到这个目录表里面。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多本书编制成一本书,获得主题书单的一个全局感官。具体方法有五步。
第一步,找一个电子版的表格,一个自学领域就对应一张表。
第二步,在表的左侧写上书籍的名称和作者名,在最上面的第一行,写上第一章,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等,以此类推。
第三步,在每个书籍的章节空格内,以关键词或者概括的形式写出每个章节大概讲的内容。
第四步,把相同或者相关的内容给标记出来。当我们把所有的书的目录和章节概要装进一张表以后,我们就能够发现不同书籍内容之间的联系,比如不同书中介绍的同样的方法或者同样的概念。
第五步,利用目录矩阵表在不同的书籍之间跳跃式阅读,将多本书的内容进行串联。
目录矩阵表能够让我们自主的在多本书里面遨游,相当于在不同的书籍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当我们看到一本书讲一个概念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这座桥梁,有意识去地查看另一本书对这一个概念的讲解,让我们真正成为书籍的主人。
第二个表是引用矩阵表,这个表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信息的源头,让书里面的引用关系一目了然。比如我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一本书引用了个例子,但是我们想知道这个案例来自于哪一本书?我们通过查阅参考书籍找到引用的原书,然后通过这样一级一级的往上寻找,我们就能找到知识的源头。但当我们需要查找溯源的信息多了以后,就不能靠脑袋记忆了,就需要用到引用矩阵表。
具体的做法分为四步。
第一步,找到一个电子表格。一个主题领域一张表。
第二步,在最上面的一行写上书籍的标题名称。
第三步,在每本书籍的对应列下面,分别写出参考文献资料,有多少写多少。
第四步,在每个参考文献里面写下引用的具体内容。
这样,我们就可以让书籍之间的引用关系一目了然,我们能够知能到底哪一本书或者哪一个概念被引用的次数最多,这就是我们研究主题的一些基础性概念或者是被大家认可的概念,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内容。
第三个表是要素矩阵表。这个表是我们做主题研究的一个关键。他能够让我们更快的找到问题的答案,梳理出我们研究的主题内容。方法也很简单,总共三步。
第一步,制作一张电子表格,在表格第一行写上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比如对于自学这个领域,我可以写上自学的定义是什么?为什么成年人一定要自学?如何进行自学?等等。
第二步,在表格最左侧的一列写上主题书单的名字。
第三步,把不同书籍里面对应问题的答案给写在下面。
当我们把每本书相关的内容填充完以后,我们就能够在不同的书里面,找到我们主题研究的内容。不同书籍之间的观点有没有相似,雷同或者被矛盾的地方,都能够一眼看出。
在实际操作中,我一般在初步选定某一个领域的主题书单以后,就会直接先制作一张目录矩阵表,把多本书合并成一本书。
然后翻阅每本书的参考文献,制作引用矩阵表。在制作引用矩阵表的过程中,我可能还会根据参考文献增添我的主题书单库,然后就重复填充目录矩阵表。
最后,在看书的环节,把我想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在要素矩阵表中写出来,根据目录举证表对某一个问题,在不同书之间进行跳跃式阅读,将找到的答案汇总在要素矩阵表中。
经过这样的操作以后,我对某一个问题的答案基本已经形成,然后再加上自己的思考,就可以形成文章进行输出。这样综合多本书形成的答案,基本上比较客观,解决方案也更符合实际,自己的思考也更加理性和深刻。
好了,我是钟生。每天和大家一起读书学习,明天见了,拜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