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精读三国》之人才

《精读三国》之人才

作者: 人世难逢开口笑 | 来源:发表于2018-11-14 15:02 被阅读1次

要谋大局,要谋长久,不能是一句空话,其首要的任务就是是要延揽人才。这一点刘备从数年的落魄经历已经深刻体会到。身边只有关、张,虽然有万夫不挡之勇,但是比之吕布又如何?终究好汉难敌四手,所以刘备这个团队除了镇压黄巾军立了战功外,在开始的时候几乎就没有胜过。人才之殇已经成为了刘备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此时的刘备如雾里看花,依稀有了全局的观念。徐庶算得上是刘备遇到的第一个人才,虽然徐庶这个人如昙花一现,但是他彻底勾起了刘备对人才的欲望。所以他不惜身份,虽然这个身份虚的居多,但比诸葛亮还是要高了许多,三次屈尊,光临茅庐,请出了诸葛亮。

  诸葛亮有多神?鲁迅先生说他多智近似妖。其实不然,诸葛亮只不过一开始就是一个布大局与谋万世的人,他与刘备的见面就是他布局的一个部分。

  刘备为什么会相中诸葛亮,当然不是因为徐庶的推荐,也不是因为跑了好几次,至于说被诸葛亮的才能惊服,更不可能短短的一次见面,就一见钟情,所以惟一的原因就是诸葛亮让刘备知道了什么是大局,对大局的概念逐渐清醒了,一语惊醒梦中人,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隆中对,隆中对,隆中对到底是什么?无他,局势也,就是当时天下的局势,诸葛亮与他人不同的是,知道天下的局势,更知道刘备的机会在哪里,也就是告诉刘备如何着手,布局天下!这就是诸葛亮的高明之处。

  刘备之前,对天下形势或许知道,但是却不知道自己的大局在哪,诸葛亮一席话,惊醒梦中人,刘备焉能不服。

相关文章

  • 《精读三国》之人才

    要谋大局,要谋长久,不能是一句空话,其首要的任务就是是要延揽人才。这一点刘备从数年的落魄经历已经深刻体会到。身边只...

  • 品三国之校区人才的选用育留

    最近在写品三国之校区人才的选用育留,结合校区实际,以三国故事案例为解析,具体结构如下:

  • 《精读三国》之荆州

    刘备见了诸葛亮为自己的未来指明了方向,于是在一段时间里事业有了很大的起色,就算是逃跑,也开始找到了方向,至少知道自...

  • 《精读三国》之务虚

    孙权和刘备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孙权务实,刘备务虚,而且务虚到极致。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

  • 《精读三国》之联盟

    曹操要打荆州,是想一石三鸟:第一想灭了刘备;第二灭掉刘表夺荆州;第三,扫平东吴。 曹操是有点小欣赏刘备的,主要是因...

  • 这个人不死,曹操一去,天下自此会改姓,可惜两次机会都浪费了

    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各有人才出,而这其中,周瑜不得不提,因为他太重要了,往小了说,正如诸葛亮于刘备,于蜀汉之关键,...

  • 《三国演义》读后感

    有人说三国前期人才济济,三国后期人才凋零。但我认为不然,三国后期武将有文鸯,姜维,钟会,文将有司马师,司马昭,诸葛...

  • 《三国演义》共读(三):触摸三国文化

    七、实地游学,触摸三国文化 作为知名的“三国圣地”,武侯祠保留着众多的三国历史遗迹。精读完故事情节与英雄人物,同学...

  • 《精读三国》之8凤雏之死

    刘备得了荆州,还取了孙尚香作为夫人,自然喜不自胜,再加上刘备又得了有凤雏之称的庞统,刘备更加似乎已经看到了自己一统...

  • 孙权——三国人才培养使用的翘楚

    孙 权 ——三国人才培养使用的翘楚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因为战争频仍,所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读三国》之人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jlj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