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放二胎,身边的同事一个个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生了二宝,在讨论育儿经的时候,他们经常说这么一句话:头胎照书养,二胎当猪养。
作为被说当猪养的二胎,其我听到这句话还挺有感触的,因为童年时的遭遇,我恰恰是不被大人们重视的小孩。父母们对第一胎投入进更多的精力,所以很多事情都会顾及到大宝的感受,会更偏爱,而作为二胎的宝宝就没那么精细。
小时候我会怀疑,我其实不是我爸爸妈妈亲生的,因为和姐姐相比我们俩完全不像,姐姐长得白白嫩嫩,粉雕玉琢,而我长得黑黑瘦瘦,整一个营养不良的样子,长得可爱的肯定更讨喜。令我产生怀疑的主要原因还是父母长辈们的态度。
我还未上学的时候,爷爷经常在家教正在上学的姐姐练字。那时候我很渴望去学写字,我就趴在桌子边上看爷爷握着姐姐的手一笔一划的写着,看着姐姐写出来的字很漂亮,满心羡慕。
我就想去尝试一下写字,我拿着一支笔,在纸上一横一竖的写着,手比较小,怎么写都是歪歪斜斜的。
于是我拿着一张纸和一支笔来到爷爷的面前,把纸递给爷爷看。爷爷略略地瞄了一眼,什么话也没说,扭头继续教姐姐写字。姐姐看到我的字后,还笑着说了一句:“爷爷,妹妹写得字好丑啊!”
我对爷爷说:“爷爷,我也想学写字,写漂亮的字。”
爷爷说:“你还那么小,写什么字呢?而且你写的字没有你姐姐的好看,也没什么天赋学得好的,你先去一边玩,等你上学了爷爷再教你。”
再后来,我上学了,爷爷也没有教我练字。我有提到过,可是再一次遭到爷爷的拒绝,后面我再也没提,反而安慰自己,认为这样更好,又多了很多玩乐的时间,我才不喜欢学写字呢。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好不容易得到一张奖状,当我高高兴兴拿回家给爸爸妈妈看的时候,满心期待他们的表扬。
结果换来一句:“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你也就只能拿四百米第一名这样的奖状。”
其实那时候的我,只是想要得到一句表扬。就像是小孩子都渴望得到糖果一样,可是却被父母打击了。
“你怎么这么笨?”
“你怎么不学学你姐姐?”
“长得那么丑,读书还不上进。”
“这个家最没用的人就是你了。”
“一点小事就知道哭,除了哭还会什么?”
诸如此类的话充斥了我的整个童年,我一度自卑又敏感,行为举止畏畏缩缩,很怕别人突然地讨厌我。
那段日子我常会想如果我漂亮一点,再白一点,乖一点,再优秀一点,他们会不会就喜欢我了?
最后我也没有变成我想的那样,所以没能讨得家人喜欢。
慢慢地,我不再渴望得到家人的关注,一次次的失望攒够了,所以也就不再奢望。安安静静的待在一旁,像野草一样,顽强生长。只祈祷自己不犯错,少犯错,降低在家里的存在感,这样被责骂的机会就会减少。
我开始理解父母的时候,是在我早已习惯了不被重视,忽然有一天他们对我的关心和呵护。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我考上大学,我便想着他们肯定不会让我去上学。令我意外的是,他们仍支持我继续读书,就算砸锅卖铁也让我把这个大学去念完。
那时候我觉得父母其实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出息的吧?另一个角度来想,其实也是重视和喜欢我的。
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虽然现在我依旧是一个害怕被父母责备,希望被父母认同的小孩儿。但是我学会了与自己和解,也不再拧巴童年那些不顺畅的事,成为了一个能量畅通,一身明亮的自己,这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没有谁的家庭是完美的,没有谁的成长环境里一点坑都没有,我们能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一次次挣脱那些束缚过我们的东西。
每个原生家庭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些问题,但最重要的是自己长大后的反思,有的人一辈子都活在原生家庭的阴影中,有的人会升华,努力变成更好的自己。
很庆幸遇到一个善解人意的自己,没有纠结童年的不幸,拥有一个明艳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