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聪明人,不合群

聪明人,不合群

作者: 丽融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1-05-19 15:25 被阅读0次

“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在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自己陪伴着自己,我们生于这个世上,要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

有些事情,最好独自完成;有些时候,只能独自前行;有些人,只能放在心里,独自怀念。

孤独是人生的常态,没有任何一个人会陪你走完这一生,父母会陪你走过前半生,伴侣会陪你走完后半生,朋友、同学、同事都只是你生命中的过客。

你归根结底还是一个人,享受孤独便是人生一大课题,与自己相处,充实自己的内心,独自一人时,才不会感到孤独。

一个优秀的灵魂,要学会脱离群体,坚持自己心之所向。

01、

道不同不相为谋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志也。”

商朝末年,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

相传孤竹君立下遗诏,立第三子叔齐为继承人。

孤竹君死后,叔齐认为于礼不合,想要让位于兄长伯夷,伯夷不愿接受,叔齐也不即位,二人谦让王位,都先后逃亡周国。

周武王伐纣,二人扣马谏阻。伯夷、叔齐二人拦住武王伐纣的军队,质问武王说:“你的父亲去世,你不先安葬他,反而发动战争,这是孝吗?你以臣子的身份去讨伐君主,这是仁吗?”

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不愿吃周朝的粮食,采山间的野草吃,饿死于首阳山。

孔子说:“他们二人求仁得仁,没有什么后悔的。”

伯夷叔齐的行为一直被后人所称赞,民众所称赞的人,从来都不是有钱有权的人,而是有没有高尚的情操。

儒家认为,人生价值不在于你能获得什么功名利禄,而在于心中有没有仁义。伯夷叔齐不接受周朝的封赏,坚持内心。

可见,心中的道义不同,不必强求与他人为伍。

如果内心的追求不同,我们不必勉强自己置身在声色犬马的群体狂欢中,真正有所成就的人,都在用“不合群”活出真正的自我。

我们不必再装模做样地拥有很多朋友,在一个人的世界里,以真正的自我开始独自的生活。

有时或许也会被寂寞和空虚这种情绪折磨,但宁愿是这样的过程,也不愿以耻辱为代价去换取那种表面的朋友。

02、

做好自己,问心无愧

论语有云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

明知道做不到却偏要去做,做很多事的时候不求结果,但求问心无愧。

做事情的时候先不要管能不能做到,先问自己一句该不该做。

孔子的一生便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真实写照。

孔子出生于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少时失去父母,只能独自挑起生活的重担,独自养活自己。年少如此,不可谓不悲也。

然而,最悲的恐怕是一生为理想奔波,却到头来都是一场空。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各种思想治国理念涌现。

孔子为了传播儒家思想,坚持心中的仁义理念,周游列国十四年。

这十四年间,孔子走过卫国、曹国、宋国、齐国、郑国、陈国、楚国等,但并没有受到国君的重用,反而受到奸人陷害、差点饿死,还被人讥讽为“丧家之狗”。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正是这样的殉道精神,鼓励着后世的仁者义士们敢于直抒己见,才会有魏征死谏君王的故事。

两千多年前的那个傍晚,圣人洒泪而尽。

古人不可望,后人益可伤,没有孔子一生为自己的理想坚持,不问回报,就不会有后世“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凛然正气,就不会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的赤子之心。

众所周知,儒家文化在春秋时期并不是正统思想,直到汉武帝时,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孔子周游列国,传播儒家思想,或许当时不可为,但倘若孔子屈服于现实,这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也不会被后世所景仰。

苟安现实的人,最多不过一名政客,始终无法在精神道德历史上立足。

心之所向,身之所往,钟至所归。当心中有了向往的方向,在人生的道路上才不会迷路,只有内心的坚定,才不会毫无目的的奔忙。

03、

如何让一个人变得更强大,就是要真正学会与自己相处。坚持自己真正想要的,摒弃外界强加于你的。

杨绛先生也一辈子不合群,她与钱钟书两人鲜少应酬,她曾说:“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置身于灯红酒绿、车水马龙的中,或许只能感受到一时的快乐,然而喧嚣过后,只会是内心更加的空荡和孤独。

拨开迷雾,看清生命的真相,这是只有一个人才能体会到的真正的自我。

我们该如何衡量自己的人生?答案和标准从来就不是别人所能定义的,也不应该被现实中的某些规则所左右,只有你自己才有权利给出答案。

可惜,我们很多人慢慢活成了别人所期待的样子,在很多事情上随波逐流,可是,这是你想成为的样子吗?

“人生无逆旅,我亦是行人。”

这个世界从来没有设立什么标准,来定义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所以,你大可不必为了别人的眼光,来改变自己心中的想法。

凡事如果能独自思考,不去按照别人的心意而活,内心会明朗很多!

同意的朋友请点个赞!

丽融老师

丽融老师

相关文章

  • 人生百问|是不是聪明的人都不合群?

    云岭观世认为,聪明人是否愿意合群,取决于对聪明人的界定,不同的界定会有不同的结论。 所谓“聪明人”,可以对其有不同...

  • 聪明人,不合群

    作家王开岭说:“人群,往往是人的坟墓。” 这话乍听之下,有点骇人听闻。 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人置身于群体之中,很多时...

  • 聪明人,不合群

    庄子说:“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独处。 人这一生,不需要太多朋友,学会独处,才是...

  • 聪明人,不合群

    不少人害怕被贴上一张“不合群”的标签;担心自己因“不合群”错过很多机遇,以至于做出一些哭笑不得的事。 然而,最后能...

  • 聪明人,不合群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独处。 人这一生,不需要太多朋友,学会独处,才是最重要的修行。 圈子不同,那便没有必要相融。不需...

  • 聪明人,不合群!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独处。 人这一生,不需要太多朋友,学会独处,才是最重要的修行。 圈子不同,那便没有必要相融。 不...

  • 聪明人,不合群

    “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在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自己陪伴着自己,我们生于这个...

  • 聪明人不合群

  • 你的时间和精力就这么廉价吗?

    聪明人未必不合群,但必定爱独处。这话除了稍微“非主流”了一点,其实也不无道理,其实如果我们去观察身边的聪明人,你会...

  • 不合群的聪明人

    人呢,总会有想过一个问题,自己是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当你认为自己是聪明人的时候,判断往往是错。真正的聪明人,从来不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聪明人,不合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jpp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