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离开大学7年了,在我记忆中,更多的遗憾,是闭门造车,由于缺少实践经验,导致了在学和用之间脱节严重。至今我还在为这一问题埋单。
这源于竞争意识不强。由于性格、环境、家教因素综合影响,与人不争似乎成为了我的信条,这也大大制约了我。很典型的,对于一个人具有很强烈目的性,我常常以主观批判来进行排斥:这个人目的性太强。似乎目的天生就是自私的近义词,是良善的反义词。这个偏差,导致我走了很多弯路。
在与社会接触得越来越多的过程中,目的性不强成为了制约我发展一个非常不利因素(另外一个是“注意力不集中”)。很典型就是,常常坐在位置上,不知道要去干什么(今天我一个人在布置会场时候就是,坐在位置上看电脑、发呆,直到后来仔细想了会才知道应该去干什么)。
于是,我在寻找“目的”的道路上开始了探索。从我开始接触“目标管理”,发现了目标作用之强,从中获益匪浅。但是,如何区分目的性这个层级问题,还是需要智慧和能力。在短期视野中,我们看到了往往是一个即可转化的目标,比如我可以立刻完成这个任务,交给上级领导。但在长期视野中,我们却很难看到更加长远问题。
比如学习英语这个问题。晚上听课,易仁永澄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要不要学习英语?
作为英语专业生,在我上课时候有个老师跟我们说,如果你不去用英语,你不过3年,就会把英语忘得差不多了。现在,我本科毕业都10年了,英语也丢得差不多了,也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似乎“目的”主义的影响下,对于“没有用”东西丢弃,如同丢了一块鸡肋。
但我们真正认真审视一下这个问题,在今天信息爆炸社会之下,我们是否还有必要学习英语?在学习群里,有人回答说要学,理由是喜欢、为未来做准备、为了装逼、为了海淘、旅游甚至是游戏。但这些都是表面,更深刻揭露的是现代社会中,英语作为知识载体,所承载信息重要性,以及这个语言是评价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也是我们理解世界,并与世界耦合重要方式。绝不仅仅是评价某个明星、评判美丑对错那么表面简单,它具有更加深刻的影响。在易仁永澄认知逻辑中,评价体系分为高低,我们前面所说的,更多是底层评判体系,在高阶知识体系中,更少人会用到这个评判体系。“用只是表面,更大作用,是其背后的智慧”,就如同我们常常看到的说,你如果有文化,你就不会在沙漠里行走,说“我叉,好多沙子”,而是会吟诗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不就是这样么。
网友评论